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八十一章 守城之火守法(第 3/4 页)

    或者别的,用门板,把石头抬门板上,然后,跟用跷跷板一样,把石头翘下去。

    这不失为一个方法。

    李孟羲由此得到了擂石砸梯的最佳战术,石头往梯子下边的梯阶砸,能最大程度的破坏敌军攻城梯。

    边上,关羽也在思考这个砸梯战术,关羽眉头微皱,目视下方,沉吟到,“看来,擂石砸梯之最佳时机,只在敌军搭梯靠城,敌尚未爬梯之刹那。”

    李孟羲听得茫然,眉头一皱,“为何是敌未爬梯之时?”

    关羽耐心解释道,“因人也。敌军登梯之后,此时再砸梯,石未落梯,先落敌盾,敌军盾一倾缷,落石力道大减。

    再者,敌攀附长梯,盖梯无隙,石纵中梯,砸敌身躯上也。

    有敌身躯阻挡,如何能坏梯?”

    关羽是从实战角度来考虑的。

    李孟羲恍然大悟,“奥!”他瞪大眼睛,奥了一声。

    人!

    没想到,在落石砸梯的这个过程中,人,攻城士,竟然会成了攻城梯的外挂人肉装甲。

    攻城士一个接一个的爬梯之时,把攻城梯盖的满满当当,城头石头落下,必然砸在攻城士的盾牌上。

    想想也该知道,人的手受巨力时,跟个弹黄一样回缩,把落石大部分力量都给缓冲掉了。

    再者,人体,人体软韧十足,有人体挡着,几乎可以说,落石砸断梯阶的可能骤降。

    难怪,此次攻城,梯子坏了那么多,因为梯子上人少,为什么梯子上人少,因为有壕沟,爬梯的速度被极大影响。

    壕沟限制了攻城士的爬梯速度,因为爬梯速度低,攻城梯上人就稀少,人稀少,就大段梯阶露了出来,大段梯阶露了出来,于是城头落石,很容易把梯子砸坏,因为没有盾牌和攻城士的身体去缓冲了。

    这,竟然还是一道连锁反应。

    若此次一早针对壕沟做出了布置,我方人力投放速度快,那么攻城梯就绝不会被砸坏五分之二那么多。

    关羽说,用落石破坏攻城梯的最佳时机,是在敌军攻城梯刚搭到城头,人还未开始往上爬的瞬间,李孟羲深以为然。

    由此,得守城术,敌攻城梯搭城刹那,此时,守城士应尽最大可能,全力把落石往下砸。

    又反知攻城术,知攻城梯搭城刹那,此时,为攻城梯防护最脆弱之时,因而,梯子一旦搭好,要以最快的速度攀梯向上,攻城梯防御空挡时间越小,梯子被破坏的可能就越小,梯子不坏,攻城队就越安稳。

    再有,爬梯之时,宁在梯上挤一人,莫在下边等一人,把梯子盖的满满当当最好,攻城士自身,是攻城梯的绝佳防护层。

    攻城梯以外,还有壕桥。

    李孟羲认为是,把壕沟给铺满,变壕沟为平地,最好。

    关羽则不然,关羽指壕桥,指出不足,“壕桥不可太密。你看,方才投了落石四五,落石顺梯滚落,顺坡滑下,全落在壕梯之上。

    四五大石,壕桥倒还能经的住,若十几石,二十石,落石全堆壕桥之上,早晚壕桥压断。

    纵是壕桥不断,擂石堵塞桥头,阻拦我攻城之士,大不妥。

    故,壕桥不管三桥五桥相并,都可,然必留间隙,以推落堆石。”

    关羽毕竟经验丰富,李孟羲看落石,只能看到石头滚落而已。

    关羽看落石,能看到落石会堆一堆,会把壕桥压断。到底是关羽更熟悉石头,见过不少桥被压断的情景,因此能比李孟羲想的更深入一些。

    关羽的话,李孟羲明白了,关键一个词——排障。

    南和城构造巧妙,攻打此城的时候,义军吃了大亏,可也幸好此城难打,因而更能磨练义军。

    就比如现在,要不是南和城城下有陡坡,石头落下之后会继续滚动一大段距离,那石头就不会堆到壕桥上,众人也就意识不到,壕桥有可能会被无数落石给压断。

    于是,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万一有天攻城,遇到城下有陡坡,然后我军壕桥一架挨一架,把壕沟上架满。

    然后祸事了,敌军城头落石如雨,石头接一块接一块的顺坡滚落,压到壕桥上。

    此时,壕桥挨的太密,根本就没缝隙去把石头排除掉,只能眼睁睁看着石头越堆越多,把壕桥活生生压断。

    这一下,我方攻势半途中断,得多死多少人。

    幸而,南和城险,义军在此城下吃到了足够多的苦头,幸而学到了足够多的教训。

    若下次,再遇城,义军知道把壕桥之间留出空隙,那么,敌军石头滚到壕桥上,攻城士稍微推一下,直接就可以把石头给推到沟里去。

    于此时,敌军的壕沟,反而成了我清障之助力。

    壕桥不能排的密不透风,得留缝隙。

    李孟羲善于逆向思考,于攻城,壕桥用法有了,那若是守城,敌军搭了壕桥,我该如何破坏敌军壕桥?

    李孟羲想到的是,用火。

    “用桐油。只是,桐油珍稀,倒有些麻烦。”李孟羲皱眉。

    要是桐油够,还要什么石头弓箭,直接把桐油一桶接一桶倒,让城下火海烧他个一月不带停的,那谁来都攻不下城。

    李孟羲说桐油难找,关羽道,“倒也不必非要桐油,用柴火,也能烧毁敌军壕桥。”

    见李孟羲依然略有茫然,关羽继续道,“麦秸,麦秸扎成捆,点上火,扔城下去,麦秸一烧,梯子不一会儿就着。”

    李孟羲作为一个现代人,对汉末的万象万物总不能有足够了解。

    要放火,李孟羲先想到勐火油,又想到桐油,甚至还想到酒精,然而却没能想起汉末人普遍的点火方式,是用柴啊。

    李孟羲顿时就意识到,自己把问题想复杂了。

    可不,柴点火就够了。

    想到了柴,李孟羲便想起,柴这玩意儿,的确燃烧不够剧烈,但是,柴够多的时候,一个麦秸垛那么多的柴堆一起的时候,火势大的泼都泼不灭。

    此时,别说壕桥上湖了湿泥巴做防火层了,就算壕桥是湿木头做的,也得被点着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重生之民国元帅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红楼琏二爷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