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军票】(第 4/4 页)
心中虽有疑惑,木匠们却不怀疑日后粮食能不能兑现,李孟羲的信誉还是有的。
最终,李孟羲从木匠营那里把木匠们手中囤积的粮食全换走了。
一统计,竟然收得两千九百多斤粮食,数量很惊人。
由此可以看出,匠营是多么蓬勃发展,到底有多少木匠想出了改进生产的方法,木匠们又生产了多少板车,才能得到这么多赏粮。
收完了粮,李孟羲去找刘备,说从匠营收了快三千斤粮食,刘备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李孟羲办事能力实在是强。
按刘备所想,日后不给匠营那么多粮食就成了,没想到,李孟羲不仅改了激赏之策,还顺便把匠营的存粮都给收走了。
李孟羲说起了票制,刘备极感兴趣。
末了,刘备从李孟羲这里要了一些五色布,也准备用票代替实物来奖赏众将士。
近来多有征战,屡屡有立功士卒需要赏赐,可军中现下物资匮乏,酒肉实在不多,战后犒赏有功之士的时候,就一点点肉,刘备都觉得拿不出手。
现在李孟羲提了以票代赏,刘备突然就有了灵感。
犒赏之时,肉虽不多,但可以以票据的形式把十斤百斤的肉赏赐下去,日后可凭据兑换。
等于是,拿日后的钱粮肉食,重赏现在的有功之士,能使激赏之效大为增强。
没有票据法的时候,刘备犒赏众士之时,看着有功之士碗里只有一小块肉,刘备还得好生劝慰一番,干巴巴的说,现在军中无酒少肉,苦了众兄弟了,待日后,必让大伙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说的刘备都难以启齿了。
有了票据之法,妥当了,再犒赏有功之士,发其十斤百斤肉票,岂不大气?赏赐岂不丰厚?众士岂不昂扬?
票据,李孟羲称之为军票,自这一日之后,开始在军中广泛应用。
在后来,军票制度发挥了更大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