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对称军备对抗(第 3/4 页)
而漆,用的不多,刷漆跟刷桐油一样,一罐桐油能刷千百张弓,而不刷问题也不太大。
比较了一番,只剩筋角两物稀缺,角的话,一头牛就一对角,而筋类,猪羊等动物的脚筋也行,来源稍微宽泛。
依老匠人所说,牛四蹄之筋,可做弓箭三把有余,而猪羊脚筋偏短,一猪可做弓一把,一羊做弓勉强。
筋角二物最制约弓箭制作,弓箭的短板就在这里,而像其的木头也好,胶也好,漆也好,都属于大宗产物。
由此,李孟羲意识到,蓄养的牛羊动物的多少,其实代表着一定的战争潜力。
最短缺筋角二物,再一比较,其实角比筋缺,筋料一是多,一头牛的筋能做三张弓有余,而筋来源也多,不管牛筋羊筋骡马筋都能用,甚至人筋都能用,但角的来源,只有牛。
到这里,李孟羲明白了为何古代牛那么重要了,杀牛都得死罪,牛是性价比极高的牲口,牛可以耕地,牛皮可以做铠甲,牛角又是最短缺的做弓弩的材料,诸多牲畜中,唯独牛生产军事价值最高。
依李孟羲对巨鹿现在和未来一两年之类的情况的了解,一两年之内,牛角很难大量凑集。
他问老匠人,若弓不用牛角,能不能做。
老匠人迷蒙着老眼昏花的眼,眯着眼睛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小心翼翼的说,“其实来说,做弓不用牛角筋料也是能做。”
李孟羲忙问,“那纯木弓力道如何?”
老匠人道,“力道强的很。”
李孟羲顿时疑惑了,他诧异的看着老匠人问,“既然拓木弓力道够强,为何非还要用角筋等物?”
老匠人看着李孟羲笑笑,说,“公子是没用过木弓,不知拓木秉性。这拓木新做成弓,力道十足,比不加角筋的弓力道还强,可纯拓木放不了几箭,弓就软塌塌的没劲儿了。”
李孟羲恍然,原来如此,他明白了为何不用纯木头做弓了,拿拓木来说,拓木弹性大,但是耐久不够,射不两箭就疲劳了,软的跟个面条一样。
所以,就得用筋角加强强度。
武器得考虑耐用性,只用拓木或其他木料做弓,省了筋角,的确是能短时间内做出大批弓弩,可是,弓弩做好,不等用呢,放不了多久力道就没了,兵器是战备的,好不容易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做好的弓箭,不等用就坏了,到打仗,还是没兵器用,那就做了无用功。
所以无论何时,无论再怎么节省成本,该有的质量还是得有。
李孟羲再问做弓的工时多长,老匠人答说,做弓得先伐了木头,花一年时间阴干,然后才能做弓,弓做好之后,把胶漆晾干,还得一年。
之后,弯弓定型还得时间。
一把弓,光算时间,工时没有个两三年不成。
闻此,李孟羲眉头紧皱,做弓周期如此之长,也就,哪怕现在材料足够充足,现在开始做弓,那第一批弓做成,最早得到两年后才能得到成品。
可依义军现状,朝廷大军如果来兴师问罪,今年开春后就会来了,而如果不来,两年之后大可能就更不会来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且,材料还没有。
当李孟羲再问起做一把弓的价钱,老匠人说到,“弓价强弓弱弓不同,拓弓桦弓也不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