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民心已安(第 3/4 页)
“板车,板车一并拉出来。”刘备补充道。
亲兵匆匆去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了。
雪依然还在下,天色依然昏沉。
李孟羲在城头已经呆了半天看了半天,刘备还是没忙完。
忽而,李孟羲看见有一大队战兵从营地走出,回城来了。
李孟羲疑惑的看着。
一段时间后,李孟羲又看到,回城的战兵们拉着车,车上放着许多铁锹,又出城了,他们显然是要做些什么。
只看了一眼,再朝远看了一眼白茫茫的扎营地,李孟羲恍然,得扫雪的,把营地里的积雪都扫走,营地的整体温度能高上一度,能温暖许多。
随之而来,李孟羲意识到一个问题,扫雪得需要扫把,可是,军中扫把缺的不忍直视,全军上下,一座城,十几万人,这么大体量,找不到百把扫把。
想到这里,李孟羲眉头不由皱起。
他所想到的有两点,第一关于技术,扫把这玩意儿,如果大量生产,技术难度不大,可,原料哪里来?树枝?
第二点,想到扫雪需要扫把,想到清理积雪之时,只有铁锹会很笨拙,扫把必不可少。再想到总有扎营雪中之时,清理积雪为要务,且平日营地打扫卫生也需要扫把。
原来,军队的辅助工具除挖掘用的铁锹锄头,除砍柴开路的斧头锯子以外,除割草收麦的剪刀以外,扫把这玩意儿,竟然也会是必须品。
依早前设计,军中工具应该尽量通用,以降低后勤压力,既,可以做兵工铲,一把兵工铲,可以当斧头,当铁锹,当锯子,当锄头,还能当兵器,带一把兵工铲,等于带了斧头铁锹锯子锄头和兵器,等于能少带七把工具,通用工具对后勤运力的节省很是可观。
依照通用工具的思路,那么,扫把这玩意儿,除了扫地,还能兼备什么功能以节省运力?
李孟羲想了半天,没有。
扫把什么功能也不能兼容,扫把除了扫地,别的什么都干不了,也就在守城火攻的时候,扫把多少算个扎好的柴捆,能立刻点燃起来往城下丢,除此以外,别的功能不可能有。
再有,若在扎营之时,扫把哪怕一人配一把都无所谓,但在行军之时,总不可能腾百十辆车拉扫把吧?
那么,扫把这种特殊的辅助工具,配备多少合适?
李孟羲深思熟虑之后认为,配备十几二十把,有的用,能有十几把扫把在需要布设疑兵之时把扫把栓马尾巴上扫烟尘,就够了。
扫把不同铁锹锄头之类,锄头铁锹没带就是没带,根本不可能立刻原地制造的。
而扫把,野外随便找些树枝,立刻就能做一堆,纵是行军之时一个不带,扎营之后,遣人去收集树枝,顷刻间能制造大量扫把,然后扫雪的工具有了,平日清洁营地卫生的工具也有了。
综而述之,扫把这玩意儿,带不带无所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