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钧之信,毁于累毁(第 3/4 页)
一个亲兵的专业性是什么?除了负责平日帮主帅传令,负责护卫主帅,帮主帅处理各种事务,除此以外,亲兵还要有守密的职责。
亲兵的身份就注定了其本身会接触到大量机密,试想,若是亲兵是个大嘴巴,喜欢到处吹牛,今天跟别人吹牛说,诸葛丞相要独自留下了守城,明天跟人吹牛说,诸葛丞相已经死在帐篷里了。
然后,事泄,诸葛孔明空城计失败,诸葛孔明死讯也没能藏住,没能骗过司马懿,蜀军流言大起之时,司马懿趁势杀来,蜀军大败。
问,如今刘备麾下亲兵,有没有可能其中会有人很不严谨,喜欢到处吹牛?
一想,很有可能会有这类人。
因,刘备都不很清楚亲兵的纪律到底该如何,只当亲兵是跑腿的,都不知道去要求一下守密之类的。
军中又一项严重问题在一顿饭之间,被李孟羲所察觉。
上次有关亲兵的,还是护卫相关。
当时若不及时发现没有护卫,两军会面时会很危险,没有及时增派护卫的话,那么当时刘备就已经被想铤而走险的曹操给宰了。
当时乃是涿州军生死危机。
现在,事关亲兵,则是事关日后军争胜败。
李孟羲盯着刘备,认真道,“某以为,亲兵也好,军中各级将官也好,应有守密细则,军情不当外卸之时,便不可外泄。
尤其亲兵,亲兵身涉机密,若其不能守口如瓶,则势必履泄机要,轻则动乱军心,动则机密外泄,或将致败。”
“故,某以为,玄德公麾下亲兵,当再慎重遴选一番。”
李孟羲直指出了问题,刘备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刘备思索,手下那些个亲兵,会不会出去乱说,一想,极可能会。军中喜欢张扬的士卒可不在少数。
筹钱之事,事关购粮,乃军中重中之重,万一行差就错,使筹钱不成,粮食就难以购得,危机将压顶而来。
刘备坐不住了,李孟羲关羽吃了一半的饭也不吃了,三人赶紧合计补救之法。
“其一,不知亲兵有没有泄密,不可声张,可暗将亲兵召集一处,杜绝其泄密可能,可再遣人探查民夫动静。”
“其二,细思断粮之事,谋划亦不严谨,有泄密之忧。
要作粮食将尽之假相,只削减饭食,怕尚不足成事。
因军中知粮食实情者多矣,淄重队士卒,看押粮草之士卒,作粥领粮之伙夫,这些相关人等,人人可见粮草充实,若民夫众人问询为何粥少,此类相关人等若说粮食多矣,勿忧,一伙夫如此说,十伙夫如此说,则民夫众人还如何惊慌,我等又如何去趁机抬价卖粮?”
“唉,谋事不严,事将败也。”
李孟羲一想到事关重大的筹钱之计刚施行就要败了,他顿时觉得头疼。
事情又是如此重要,军中军粮已不济,而渔猎之法也好,蓄养之法也好,只能解决部分粮食,大头还得得向四方购买,购买需要很多钱,民夫们手中则有大量钱,钱要是弄不来,就没钱买粮食,没钱买粮食,军粮耗空,将至绝境。
“可还有,补救之法?”刘备意识到了问题严重,看向李孟羲郑重问道。
补救之法。
李孟羲皱着眉头,思考良久,“如今情况之最坏,不过是伙夫淄重队士卒等泄密,致使民夫众人不信粮草紧急。”
“事已至此,与其召集淄重队士卒伙夫等人,令其严守机密,不如,假戏真做。”
“今白日倒罢,待夜,”李孟羲想到了一个绝妙主意,“待夜,趁夜色遮掩,悄悄转移粮草,而后虚放一把大火,火势必使全军能见。”
“而后,明日,民夫众人必惊忧因何起火,至此时,再施以寡粥,再声骗民夫众人粮草被烧,则无论民夫众人,抑或淄重队士卒,全为惊慌。事至此,补救可成。”
李孟羲想出的补救之法说完,刘备关羽二人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
“不可。”刘备皱眉回到。
“额,”李孟羲疑惑看向刘备,“哪里有不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