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钧之信,毁于累毁(第 2/4 页)
接过了鱼,刘备转身吩咐亲兵,“留两条,剩下的,送去伤兵营。”
照旧例,军中但凡鸡鸭下了蛋,但凡有鱼,但凡有肉,优先供给妇孺营还有伤兵营,此已成惯例。
接了李孟羲的鱼,刘备再接关羽的筐子,接过筐子一看,一筐的河蚌,刘备诧异的看向关羽,他不明白,关羽费劲带回来这么多河蚌干什么。
“正好!鸡鸭没啥喂了。”刘备呵呵笑了,准备把河蚌拿去喂鸭子去。
关羽忙拦住刘备,“喂不得鸡鸭,有大用!”
刘备更诧异了。
在之后,关羽李孟羲二人开始吃饭,刘备在旁看着,问河蚌到底有大用。
“里边有珠子不成?”刘备笑问关羽李孟羲二人。
关羽放下手中饼子,看着刘备一脸认真道,“就是珠子,羲儿与我说了种珠之术。”
再之后,关羽一通吧啦吧啦,添油加醋的跟刘备说种珠之术何等了得。
总之一句话,用不了三五年,珍珠就多的跟沙子一样。
三五年功夫,可骤得百万贯之巨。
珍珠有多贵,赚的钱便能有多多。
刘备惊讶的看着啊呜啊呜吃东西的李孟羲,“当真如此?”刘备从李孟羲处求证。
“当真。”李孟羲头也不抬。
话出李孟羲之口,便十成可信。
顷刻之间,又得一价值百万贯之术,前边的蒸馏酒,灌钢术,再加之今日种珠术,三百万贯了。
刘备还想再问些什么,但看关羽李孟羲二人正吃着饭,不好再问。
正这时,一亲兵匆匆而来。
刘备见亲兵到来,问,“如何?”
亲兵道,“还好,无人闹事。”
这俩人说的啥,云里雾里。
李孟羲不由放下了快子看向刘备。
关羽听到有什么人在闹事,也不吃了,也看向刘备。
迎着两人问询的目光,刘备解释道,“依前所计,今日起,削减民夫口粮,每餐只稀粥半碗,粥水清可鉴人,日日如此,待三日后,民夫饥不能忍……”
说到这里,刘备忽然意识到亲兵还在,停住了,对亲兵挥了挥手,示意亲兵先下去。
目视着亲兵离去,直到亲兵走远,李孟羲收回了目光,神色略显严肃。
“事关重大,若是有人走漏风声,则筹钱之计将落空也。”李孟羲盯着刘备,严肃无比,“玄德公,你麾下亲兵等人,可靠与否?我是说,口风严不严?”
问题很严重,像是制造恐慌然后趁机搜刮钱财的这么重要的大事,应该尽可能封锁消息。
可看刚才,刘备当着亲兵的面,噼里啪啦说了一通。
照说,亲兵这类心腹,听到了重要军情也无妨。
可问题不在亲兵听了军情,而在义军本身。
涿州义军至今依然还算是草台班子,各方面都处于刚起步的状态。
刘备麾下的亲兵,是刘备从涿州老乡勇里选的机灵的军士,也就是说,是随意选的。
这些涿州乡勇中的老人,忠诚度应该不是问题,问题在专业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