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百二十二章 兵贵神速(第 3/4 页)

    说着,隔着篝火,目视刘备,“敢问玄德公,兵争之道,以弱胜强,当用何法?”

    “……用奇攻法也,”刘备直直看着李孟羲道,“夜袭。”

    李孟羲点了点头,“某忧虑在此,恐皇甫嵩今夜袭我。

    我军营寨虽固,然皇甫嵩乃沙场宿将,用兵老辣,非董卓可比。

    若任其攻来,我军徒呆守,恐难免有失。”

    “我计,”李孟羲沉声道,“他既今夜来,我便立时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不可!”刘备急出声,一下打断李孟羲的话。

    李孟羲微不可查的眉头一皱。

    刘备解释道,“羲儿,与官军战,无论胜负,我大不利也。应当避与其争。”

    李孟羲眉头一挑,“奇攻可攻强,奇攻亦可灭弱,我军强势,皇甫嵩弱势,趁今夜,夜攻灭了皇甫嵩,还有何不利?”

    “咳,”刘备咳了一声,面露迟疑,“稳妥些,稳妥些。”只劝李孟羲稳妥。

    李孟羲眉头皱起,思索起来,片刻后,他又抬头,看向刘备,“这样如何,我军虽出不攻,以慑敌法慑之。

    令关张二位将军,各领精骑若干,先一步,围皇甫嵩大营,绕营呼喝声惊,皇甫嵩不知虚实,不敢轻出。

    其若谨慎,则一夜谨守营寨。

    于是,我军则一夜无有被袭之忧。

    于是此便为两全之策,不与官军接战,又迫使官军不能攻我。

    此如何?”

    刘备展颜笑了,“甚好!”

    李孟羲就为慑敌战术,谋划起来。

    “……当围营百步外,且士卒全选甲士,身背盾,手拿盾,以防箭失。

    莫近敌营,以免我军骑卒折损寨下。”

    关羽则补充到,“可先冲近四十步,绕寨数围,然后再忽然远撤。”

    李孟羲点头,离得远,确实威慑不够,先近再远,则既威慑力十足,又可保全自身。

    李孟羲沉吟片刻,又补充到,“骑兵若一夜奔走,则战马力屈,明日不能再战。

    故,若去袭扰官军大营,不可全队压上,可使数队轮换。

    ……又有,恐官军杀将出来,少带骑兵也是不妥。

    关将军以外,带多少骑兵,分多少队为何时?”

    一问,就问到专业至极的问题了。

    关羽手拂长须,眉头紧皱。

    片刻后道,“……某和三弟,就带三百骑足以。”

    李孟羲觉得差不多,三百骑兵,又是夜里,真打不过,脱身很容易脱身的。

    关羽又接着道,“可使骑队,分明暗两部,明者在前袭扰,暗者为弓弩队,立阵暗中,若官军骑兵杀将出来,则明一队,立撤。

    暗一队,待敌骑追近,突发箭雨。

    漆黑一片之际,敌不备,瞬间落马者众也。”

    关羽说完,李孟羲就笑了。

    关羽这个主意,可是很阴险。

    简单来说,骑兵分两部,一步有举火把,一部刻意不拿火把,藏于暗处,敌军出来,我军骑兵,立刻刻意向弓弩队所在的位置而去,把敌军骑兵引过去。

    然后,弓弩队瞄着敌军追兵,一阵箭雨过去,以暗击明,敌军防不胜防。

    李孟羲从中察觉一个问题,“关将军,既暗一队,不明火把,一片漆黑之中,明一队,如何知暗队在哪?

    关羽皱眉沉思良久,不能有解。

    李孟羲倒先一步把解决方法给出来了。

    “不妨,使暗一队,用【暗火】。

    何为暗火,乃用木桶照住火把,四周,再以木板围起。

    如此,藏火之时,则暗。

    待,官军追出大营,明之一部,立撤回。

    暗部,见明之一部撤回,待临近,立撤木桶木板,亮明火把。

    则此时,瞬间,明之一部知暗部何在,然后绕侧后撤。

    于此时,事出突然,官军纵突然见明火升起,其战马冲势难止,调头迟缓,躲之不及,必被箭雨所重创。”

    说到这里,李孟羲目光一动,“可用画地为牢之法,为更清明边界,暗部可于边界四角立火把,以免为友军冲撞。”

    关羽张飞二人,连连点头。

    刘备忍不住开口,“这……官军若追杀出来,真要与官军厮杀?”刘备一脸担忧。

    李孟羲诧异无比,“官军杀将出来,为何不与其厮杀,万一被他反追过来,不又免不了一战?”

    “唉。”刘备面色为难,叹气。

    见状,李孟羲道,“实则,玄德公不必担忧。

    谁说出营之官军是我军杀的?夜色漆黑,谁知是谁干的?反正不是我涿州义军干的。”

    刘备一愣,“……不是我军?是谁?”

    “可以是董卓,”李孟羲认真道,“就说他董卓意图谋逆,想刺杀皇甫嵩,故有夜里厮杀。”

    李孟羲说的跟真的一样。

    刘备若有所思。

    而不发言的张飞,为李孟羲的阴险与极度卑鄙,张飞忍不住呵呵笑了,笑得是极开心。“是极,漆黑一片,谁说是我军扰营,我等不认,能乃我何?”张飞畅快道。

    “所以。此去袭扰,我军绝不能有人被敌军俘虏,但有人阵亡,必救其而回,不落官军口实……虽说,我不惧他罢了。”李孟羲补充道,“还有,莫带旗号。另,带上火旗。”

    不带旗号的目的是,万一有旗手落马,“刘”字大旗遗失夜中,很是尴尬。

    带火旗目的则是,火旗于夜中聚众,好的不行。

    想起夜中聚众,李孟羲便又想起鸣镝了,无锋鸣镝,李孟羲谓关羽道,“关将军,且带上无锋箭。”

    说起无锋箭,关羽还愣了一下,然后想起无锋箭说的什么,关羽点了点头。

    无锋箭,既是平头陶制鸣镝,相比一般鸣镝,无锋箭可以往自己友军头上射,号令精确到个人。

    再往下讨论,李孟羲意识到,还有一处不甚严密。

    就是,躲在暗处的弓弩队,虽说其能出其不意暗算敌人一下,但李孟羲生恐万一被敌人发狠顶着箭雨一波追过来,则弓弩队若是步卒,逃之不及,弓弩队纵是骑兵,则骑兵从静止到加速,也有可能被敌军追上。

    难道,还得带枪兵,列枪阵不成。

    可再考虑到官军扎营处左近地势,不成,要列能把敌军骑兵截住的枪阵,得派两三千个枪兵过去。

    这为了惊扰敌军一下,把几千人劳累的一夜不能休息,等于屈了几千人力。

    皱眉想了良久,李孟羲恍然想起对抗骑兵一良法——车阵。

    一辆板车横起的长度,抵的上五人并排的长度,一辆板车的拒止力,抵得上十个枪兵。

    故,可调一些架子车过去,暗地里悄悄摸摸的摆车阵。

    把车阵的想法告知刘关张三人,刘关张三人皆认为极好。

    李孟羲由此思路,往下扩展,“……还可带些枪,枪绑车身上车身朝外,做刺猬状,还可,车栏上绑盾牌,以为偏厢车,还有!不妨集中军中所有劲弩,全都上好弦搭好失放车中,一车拉几十弩,待敌骑来,士卒拿弩既放,放完立换新弩,如此,弩雨岂不更密于箭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重生之民国元帅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红楼琏二爷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