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七十五章 问策于卒,收获累累(第 3/4 页)

    照俺想,是不是也拿根长的?”

    百夫长话一落,李孟羲勐地就抬头看向百夫长。

    旁边,本来无所事事的张飞,也一下瞪大了眼。

    这一处,关于刀盾兵入城之后,万一城中激战,只有刀盾,不能应付城中阵战厮杀。若不然,贼将张宝冲杀过来,也不会把刀盾士们撵的兔子一样。

    张飞本来是想寻隙和刘备关羽商量下,看是不是,长枪大戟什么的,攻城也带着。

    没想到,还没说,倒被这小卒子说出来了。

    张飞没来由一阵气恼,瞪着百夫长。

    李孟羲眉头紧锁,他因百夫长这一番话,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百夫长说,城里骑兵冲过来?怎么回事,守城的时候,守城一方能用骑兵守城吗?

    还有,攻城士什么时候被骑兵冲了?

    李孟羲问下去。

    刀盾士便把攻城的时候的事说了。

    听到刀盾士说,刚冲入城里,没多大一会儿,一贼将纵马冲过来,把人追的到处逃。

    李孟羲脑海中,浮现出一幅骑兵守城画面——敌军已破城门,已破瓮城,然后,敌军蜂拥而入,沿着街道杀来。

    此时,我方一队三五十人的精骑,于街道另一侧,摆开冲锋队形待命。

    一声令下,我精骑数十,结阵冲去!

    一般来说,有城门这个地势限制在,敌军大可能在城门洞中,不能维持队形,敌军从城门蜂拥出来,也是队形混乱的。

    若是敌军再推着攻城椎,扛着梯子,乱七八糟的,队形就更乱。

    那么,我骑兵阵势从街道另一头,朝城门涌来的散乱之敌杀去,一波,足以把敌军的势头冲的溃不成军。

    敌乃散乱之敌,骑兵结阵冲之,敌纵蜂拥而来,其如何阻挡?

    骑兵还真能守城。城中厮杀,乃阵战,阵战能用之法,城中防守也就能用。

    由此,倒又知攻城战法。

    攻城士入城之后的战法。

    于城门洞里,闭塞狭隘,阵势必然混乱,又因为,攻城士要推着攻城椎,抬着梯子,乱七八糟,又把阵势乱了。

    这要万一,我军散乱而出,不成阵势,只顾着拼命往城里冲,万一,敌军已备好骑兵,或者备好严整的枪阵,一波反击,狠压而来。

    我军散乱,岂不顷刻就被敌军杀败?

    冲的再快,瞬息被杀的败退回来。

    故而,攻城士入城之后,不在侵袭之快,在于步步推进,应重稳妥,决不能给敌军反击之机。

    故而,我攻城士自出城门洞杀入城中,应立刻稍做停顿,整队结阵之后,再抱团沿着四通八达的道路,碾压而去。

    如此,敌军纵反击,反击无力。

    我因为抱阵向前,反而,会拥有更强的溃敌能力,能更快的瓦解敌军的战斗意志。城门处稍作停顿整队,耽误不了多少功夫,耽误的些许时间,会在之后摧枯拉朽之中,找补回来。此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也。

    看来,无论何时,步队结阵都是最佳选择。

    既然提及城中守敌可能会用骑兵作战,以城中道路之宽阔,这个可能真的会有。

    那么,以李孟羲如今对兵种的理解,刀盾士,真的对骑兵无力。

    克制骑兵,得需要长兵器,需要弓弩。

    在此以前,李孟羲认为,刀盾是攻城的最佳选择。

    攻城之时,盾是必需的,因为要遮挡漫天的流箭;城头厮杀,一跳跳进人堆里,拿长兵器,施展不开,用刀盾合适,所以刀盾最适合登城厮杀。

    再加上环首刀也轻也短,爬梯子方便。

    故而,李孟羲便认为,刀盾士乃攻城最佳兵种,因此此次攻城战,他想尽办法,凑了两千八百多面盾,攻城的三千人,除了弓弩手以外,全是刀盾士。

    现在,有百夫长呈上建议,李孟羲明白了,攻城全带刀盾士,是不合适的。

    应该分情况讨论。

    攻城墙的,自然依然刀盾士合适。

    但,破门队,破门之后,是直接要入城厮杀的,城中空间大,情况也复杂,可能要面对守军骑兵冲击,也可能会面对守军枪阵压来。

    所以作为反制,破城队必须也带长枪大戟,弓弩。

    可由此,产生一个问题。

    依李孟羲所知,一手拿盾,一手拿枪戈,实则不如单纯的枪阵犀利。

    平日里操练,盾戈手跟戈手对打,戈手同样比盾戈厉害。

    一手盾,一手长兵,稍显得笨重,单手用长兵,速度和力道也慢。

    因而,盾枪合用,李孟羲认为,不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弓弩手既然也要跟着破门队入城,弓弩手拿盾是必须的,所有攻城士卒都需要拿着盾防御头上的箭雨。

    但弓弩手拿着盾,还如何御使弓弩?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

    无论戈手,枪手,还是弓弩手,未入城时,需要拿着盾遮掩箭雨。

    到入城之后,盾影响战斗,索性直接丢掉就是。

    这便是解决办法。

    李孟羲皱眉思索良久,他得到了今日最有份量的来自于普通士卒的战策。

    战策细分有三。

    其一,守城之时,以骑队冲击蜂拥而入之散乱之敌。或以城中严整之阵,反击散乱未成阵之入城敌军。

    其二,为攻城法。出城门洞入城之际,我攻城士必然队形散乱不堪,此时切忌盲目求成,应暂做整队,聚拢人手,排齐阵势,抱阵再行。

    其三,为长兵弓弩攻城之必要。破门队需带长兵弓弩,长兵弓弩之卒,其手中之盾,入城丢弃。

    这是由普通士卒贡献了一条想法之后,李孟羲扩展和总结的战策。

    “二十贯!”回过神来的李孟羲,高声说道。

    前边都是三贯,突然二十贯,百夫长们瞬间侧目。

    李孟羲自顾埋头写东西。

    刘备很有默契的,嘱咐身后亲兵,包十一斤粮食,十斤单包,一斤另包。

    一旁,张飞很是不爽,那是明明有了绝妙想法,正要说出来收获一片赞许的目光,却被人抢先了那种不服。

    不管张飞如何想。

    如果说之前,张飞不甚看的起普通士卒,那么此之后,张飞不得不承认,小卒子他娘的也十分聪明。

    李孟羲一阵动笔,把东西写完,他期待的看着面前百夫长,方才得了攻守战法三条,今日聚拢攻城士以集众人之志,已不虚此行。

    李孟羲问百夫长,还有何建言?

    百夫长想了一下。

    “碗,俺队里有人碗破了。”百夫长说。

    这……

    好吧,也算是问题。

    陈年旧问题。

    老早,早在招抚黄巾流民的时候,李孟羲就发现,流民穷的吃饭的碗都没有。

    因而,他令木匠营杂活木匠,一直在做碗。

    军中现在还是缺碗,但问题早就解决了。

    前一条建言有多惊艳,这一条就有多普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