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只待立信(第 3/4 页)
然而,招抚的时间点还没到,还缺一个过程。
俘虏刚被抓来,如果现在就去俘虏营中,问谁会骑术,谁当过猎户,因为俘虏对义军还不完全信任,这会儿问,俘虏都不愿回答。
谁知道是找人干嘛,谁知道是不是找人派出去送死的。
按前边的作为参考,义军从文安县还有青云山俘虏中挑选各类人才的时节节点,是在征收草鞋之后,既,当时为了让流民思活,就说可以用草鞋换粮食,以此激发流民众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
此举在之后,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草鞋一征一收,竟然在流民之中,意外的树立起了信誉,如商鞅立信一般,然后,因为义军取信了流民,再之后,匠营刚好缺人,正好顺便从流民中把各类人才挑选一番。
当时要挑选会骑术,当过猎户,又或者当过小商小贩的人的时候,流民的反应可是很热烈踊跃。
在那个时候,流民没有因为心有顾虑,会骑术也不敢说出来。
因此,昨日抓到的俘虏,要按流程把俘虏中各类人才过一遍,时间未到,至少得先立信。
立信的方法有先例可参考,还是草鞋,征收草鞋。
刘备带着人,拉着两车麦秸来俘虏营,刘备面上带笑,很和气的说,军中收草鞋,一双草鞋换好黍子一斤。
不过有言在先,只收百双,收完为止。
然后,把麦秸分于众俘虏。
草鞋能换粮食,这个说法半数黄巾是将信将疑的,反正麦秸有了,闲着也没事儿,何妨一试,万一真能换粮食呢。
黄巾俘虏就在将信将疑之下,开始拿麦秸编草鞋。
俘虏中有一部分,先安置了,妇孺,妇人和小孩子。
小孩子不在人才遴选之列,妇人也不是。
会不会骑术,当没当过猎户,是不是铁匠或者医师,这些问题跟小孩子后妇人扯不上关系。
哪怕小孩子会骑术?哪个妇人会是铁匠或者猎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