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只待立信(第 2/4 页)
木匠们四处伐树,伐来的树暂时先用来作为扎寨的木寨墙,等若需要攻城的时候,直接拉着木头过去,到城下造攻城器械。
固定营地的规划需要考虑到防御, 考虑营中各部分的划分, 还要考虑到之后不停抓俘虏时, 俘虏不停增多,营地会变得拥挤,因此得留出足够的冗余。
冗余的量,最低两万人。
行军之时,各种工具都可能缺,锄头铁锹属于稍充沛的那些。
黄巾流民造反,有扛锄头就造反的,没几个造反的时候拿着木工刨子造反的。
故而,军中采买加上缴获,木工工具不算太多,但铁锹锄头之类的,多到都可以发给民夫们,来方便民夫们四处采集时提高效率。
建造营地时,这些锄头铁锹派上了大用。
一千多,甚至有两千人,两千把铁锹锄头围在一圈,挖的挖,刨的刨。
建营地挖土,然后垒个半人高的墙就够了。
半人高的墙就够人蹲下躲避箭雨了,也能有限迟缓敌军骑兵的冲击。
如果人力再多,堆两人高的墙,也不是不行。
土墙加树桩子加围起来的车阵,一同组成了营地。
车阵可以慢慢往里撤,墙垒一截,车阵就撤一截。
车毕竟比不上墙防御力强。
河就在离扎营地不远处,时隔多日,渔队终于再次出发了。
李孟羲特意交代斥候,沿着河边多留意点,如果有敌情,赶紧回来跟渔队说,让渔队撤回来。
又告诉渔队,如果撤不及,网和船什么的,直接扔了也无所谓。
在李孟羲的意识中,人命比区区几艘破船贵多了。
军中现在有昨天抓到的几百个黄巾俘虏,按招抚流程是,得先把俘虏中各种人才挑一遍,会骑术的单独归纳一处,会打铁的单独一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