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董公,观我阵势如何?(第 3/4 页)
这是军中第二部分能齐队列的兵力。
再之后,第三部分,民夫青壮两千多。
这部分是最麻烦的,得派伍长什长过去把人排队,再按个头高低拉好,然后列队列。
伍长什长们带着走个几趟,能稍微齐了。能走齐,就够用了。
再之后,把军中所有长短兵器,全部下发。
短兵,发给列阵时要站在前边的人手里。
长杆,则发给后排的人。
这是因为,按当时总结,“刀盾布前,前可见兵。
长杆或长竹亦或长棍,布后,此因为,其一,后阵远,敌军不能看清到底是枪还是竹棍。
其二,枪阵近则视之稀疏,远则如林之齐,其势盛也。”
因此,从视觉效果来看,枪兵放后排,更能虚张声势。
一切准备妥当,针对董卓布下了攻心阵势之后,大军这才缓缓往前。
任县县城,董卓以县城为本部,大军驻扎于此。
董卓听闻斥候来报,有一支义军领人马赶来,不知人数多少。
董卓没当回事,只当,又是几百人的连弓弩都找不出几张小股乡勇。
两个时辰后,到下午。
刘玄德部接近任县县城时,惊动了斥候,斥候见刘备部人马乌泱泱一片,赶忙又去禀报董卓,说来了一部义军,人马少说几千。
董卓一听,终于舍得挪挪脚了。
官道之上,刘关张三人并驾齐驱,气淡神闲的驻马等着。
在三人身后,预备好演阵的几千人,紧跟其后。
片刻之后,前方大道上,马蹄隆隆,烟尘滚滚。
“哈哈!何处英雄前来襄助,董卓迟迎矣!”
人未到,人声先到。
一队旌旗招展的西凉骑士,为首的一匹高头大马,战马极雄壮,配银辔马金铃,马铠如银。
马上一人,身披甲胄,领挂花锦披风,观之体态胖大,大腹便便,显得有些臃肿。
这便是西凉董卓。
董卓满脸富态,脸上挂笑,看似面善,实则两下会面的瞬间,一双快被肥肉挤没的双眼,便不着痕迹的把刘关张三人从头到尾打量了一番。
董卓毕竟官高,刘关张三人下马行礼。
“见过董帅。”三人拱手见礼。
董卓哈哈一笑,翻身也下马,董卓看着腰粗如桶,翻身下马的动作竟然敏捷。
跨步走来,董卓满面热切,“三位英雄不必多礼!义士从何而来啊?”说话间,董卓手虚扶刘关张一下,一双眼却越过刘关张三人,往三人之后的兵马瞄去。
刘备收礼,直身正色道,“我等乃涿州义军,闻冀州张角反乱,特领兵马前来讨賊。”
“真义士也!”董卓恭维道,眼仍在往刘备身后兵士身上看。
一切都被刘备众人算计到了,好东西得拿来充门面,因此,军中甲胄最好的士卒,全都放在了前面。
董卓拿眼偷扫,董卓目光所能看到的,称得上——甲明兵亮,比西凉军精锐也不遑多让。
董卓一看欢喜。
“不知义士,现居何职?此番前来,领兵马多少?”董卓满脸堆笑。
刘备正色道,“我等兄弟,皆是白身。战兵只四千耳。”
董卓一听刘备三人只是白身,脸上立刻就闪过一抹不屑,然后又很好的隐藏过去了。
但刘备带了几千战兵,虽是白身,值得拉拢。
董卓有了计较,忽然表现的非常热络,热情无比的抓起刘备的手,“走走走,义士奔波劳累,随我入城,好好给诸位接风洗尘。”
那副架势,丝毫没有一点架子,很平易近人礼贤下士的模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