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董公,观我阵势如何?(第 2/4 页)
说到这里,刘关张都是脸色凝重。
“故,待与官军会师之时,玄德公切记,与董卓说明,我部单走,和官军各打各的。至于推脱说辞……”
“就说我部人羸马弱,不堪驱使。”刘备接话道。
“对!”李孟羲笑了,“就说人羸马弱,不堪驱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事。”李孟羲眉头微皱。
“某答应卢师,若有机会,接洽卢师旧部至我军中。
此事稍有难处。
见董卓,该如何说?
若直说要带走卢师旧部,那董卓或不肯放人。
此时,不妨【明修栈道】。”
“如何明修栈道(如何明修栈道)”刘关张皆是好奇。
李孟羲道,“我等见董卓,可先以强硬之姿,假装,愤指董卓夺权,假意召集卢师旧部夺权。
此时,董卓惊怒也。
而后,董卓与我,双方必是一阵剑拔弩张。
待后,我假装退一步,不要兵权,只说要卢师旧部诸将官。
想必董卓此时,为抓大,则能放小,于是,我军可得偿所愿。
此便为,明修栈道。
明面,我欲夺军权。
暗里,我夺军权为虚,接济卢师旧部为真。
此法,要怒董卓,险也。
至于取舍,凭玄德公定夺。”
刘备思索片刻,看了一左一右的关张二人一眼,“就用此法。”
老师所托之事,刘备断无退避的可能。
方略定下。
此计妙在,拿捏人性。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跟董卓说,让董卓教卢植旧部,董卓不允,但如果说要董卓脸兵权,则董卓就愿意把卢植旧部交出了。
因要和董卓针锋相对,为防止董卓怒而走险,李孟羲决定,张牙舞爪,尽展军力,让董卓投鼠忌器,不敢轻动。
然后,纵是吵起来,董卓瞻前顾后,不敢走险。
行进过程中的大军停下了。当日青云山攻山之战时,因为兵力不够,没有足够的兵力假做援军以为攻心之策,李孟羲推迟了攻山战,战前磨枪,硬是临时把民夫拉起来,匆匆排了队列,草草练了行进。
然后,攻山半途,黄巾半山营寨被攻破,黄巾惶惶之际,民夫假做的援军,排着一个个还算整齐的方块阵型,缓缓压来。
关上黄巾一看山脚,以为义军援兵到了,顿时士气降到冰点,黄巾降了。
如果说,早前青云山攻山之时,一切生疏,那么现在,不管是李孟羲,还是义军,再临时拉队列,都熟练的多。
第一,经过青云山那次临战方才整列队形,现在民夫们多了一次经验。
其次,李孟羲刘备关羽几人,当时第一次匆匆拉队列,很多地方没有注意到,但在战后,各处疏漏都总结完善了,有了一套完整的“欺诈”法。
第三,如今军中,第一批四十新兵已经在几天前练好了,这四十人,每人又分管四十,也练了好几天了。
别的不说,能站齐了,比青云山时,能齐十倍不止。
第四,青云山时,义军几千,如今,义军万余,人更多了。
从任何一方面去看,义军如今再用列阵攻心法,效用是当初百倍。
大军停到半道,不消两刻,拉好了队形。
最前的,关羽部,八百战兵。
而后,是新兵,四十个完成了基本队列训练的新兵,再各领四十人队。
共计,千六百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