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民夫遁逃的原因(第 3/4 页)
“……老人家,我军中不会缺你等民夫的口粮。且……跟着走吧。”也不知该如何劝解老人,李孟羲只好如此说到。
李孟羲告辞时,老人口中不住夸赞,夸赞义军仁义,好话说了不少。
爬上马背,李孟羲在马上拱手和老人道别。
李孟羲拍拍骑兵的肩膀,“往前再走。”他吩咐着。
“驾。”骑兵轻夹马腹,慢慢的赶着马往前走。
这往后接着再看,李孟羲就特地留意民夫们的双脚,他这留心一观察,还真发现了之前被忽略掉的细节。
真的有不少民夫,脚上缺鞋子,要么缺一只,要么,两只鞋子都没有,赤着双脚。
若说别的物资,还得花钱沿途购买,草鞋嘛,草随处可见,用不着花费什么。
可是,那么多人,那么多人都没鞋。
这又是为何?
总不能,这所有缺鞋的老人,都跟那个老人家一样,心怀死志,都不想活了吗?
应当不至于。
问题可能是在于主观能动性方面。
这些民夫,让干啥干啥,不说干啥,真的就,什么都不主动干,整个精神状态就是麻木与茫然,如同木头。
除此以外,应该还有管理问题。
不管是行军时,还是扎营时,都不让民夫乱走。
其实,扎营后,可以允许民夫散出去活动片刻。
这样,有了收集材料的时间,拔点草,也有东西编鞋了。
不然,行军时,管的又严,往边上走一点,想薅两根草,就被乡勇吼个不停,手里一根草都没有,还编个锤子的草鞋。
问题就在这里。
大问题是,民夫主观能动性问题。
小问题是,民夫管理方式可以改变一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