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守法度森严(第 3/4 页)
第一,守城时,当划分守城区域,分令一伍一什驻守一处。一伍守一垛。余处破,不必往救,以免士卒慌乱齐往而救,去救别处,此处又空虚,捂葫芦起瓢,手忙脚乱,此敌未至,虎已离山,大忌。
第二,无论城大城小,应保证城上时刻留一小道,时刻畅通无阻。
相关细则为,军中当定下一基本行动法则——无论行军巡营,走城过道,一律右行。
城墙秩序细则又有,若上城之人与下城之人相遇,下城之人退避,上城之人先走。盖上城之人,或紧急支援某处,或急送某处箭矢,皆是紧急军务。缓当让急。
第三,攻守之时,城上纷乱,喊杀一片。若某处亟待支援,凭人声嘶喊求援,离墙几十步之待守之兵,或不能耳闻求援声。
故,可设求援旗号。旗号以醒目赤色大旗为佳。
由此又有,若一段城墙,数旗同舞,数处同急,援军慌慌上城,急切间,如何辨认该向何处赤旗去救?
故,旗面当有标识,以为区分。因士卒多不能识字,而士卒皆能识十二生肖,故十二生肖为旗面最佳。
由旗,又引申而出,若遇大雨,旗为雨湿,旗面不能展。故,可制硬旗如窗纱,四边以细木框架,于是,纵是大雨,旗面仍展。
又知,即为防雨,旗面当以线纹标识,而不当以笔墨草草涂画,墨迹遇雨,不成形状。
除遇雨,还有夜时当虑。夜时,旗帜不能显,当以火光为求援信号。
如此。
白日城急挥赤旗,
夜时城危举火灯。
何处危机立可知,
由是支援分速疾。
由是,可守城法度森严。
——
当李孟羲边想边写,时而皱眉沉思,时而低头疾书,不觉间,夜幕已深。
回到车中去,小弟蜷缩在被子上,已经睡着了。
李孟羲笑了,这小混蛋鞋子也不脱。
小心翼翼的帮弟弟把鞋子脱了,李孟羲睡去。
又一日。
清晨,天蒙蒙刚亮,秋露未干,关羽驭马缓行,他后面跟着神情疲惫,灰头土脸的三百乡勇。
被关羽选中练奔袭战法的人,可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这两天时间,关羽领着人把文安县城方圆十五里转了一圈,每日奔袭的里程少说有六十里。
领着人一边练兵,关羽同时带人巡视文安县左近的,看有无敌军踪迹,这两日,关羽遇见不少破败的村庄。
兵灾至,荒村破败,了无人烟,直让感慨民生多艰。
约定好练兵两日时间,所以第二天半夜,关羽连夜领兵赶回。
文安县城近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