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第三类印刷术(第 2/4 页)
统数,有【纵横】【经学】【数算】【匠作】【工程】【孙子兵法】【军械通识】【军事后勤】【阵略】【医学】【绘图】【农务】【天文地理】【司法】【刑罚】共计有十五个分卷。
多达十五卷,这还不算完,有一些经各种考虑,没打算考。
比如,声乐。
声乐有用,不管是教小朋友知识,还是寻找谱写军乐之人,都有用,可,没乐器。而且像宫商角徵羽之类的音律,李孟羲不太懂,问关羽,关羽不懂,问刘备,刘备不熟,那就没办法考核了。
所以音律不考。待日后条件充足了,再考。
这第二步准备,也完成了。
时间不觉已到了中午。
腹中饥饿,李孟羲三人先去弄了吃的,关着门草草吃了午饭,然后继续忙碌。
第三步,该给各科出考题了。
首先,【纵横】一卷,虽说纵横一卷是面试,没有文字题干,但就算是面试,也得有题所问才行。
思来想去,李孟羲有了对策。
他目视刘备关羽,说到,“不妨可如此三问。
其一,问,若有朝皇甫嵩带兵前来寻衅,言说我军拥贼自重,此事若去交涉,问该当如何。
其二,问,若他郡贫苦百姓见巨鹿分田,蜂拥来投,他郡太守因而前来质问,问,当如何与之交涉。
其三,若有一人,在我军从军,而其家人不在巨鹿,皇甫嵩听闻其人在我之处,拿其家属要挟,此时,若出使解救,该如何行事?”
这三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全是义军不久的将来或将遭遇的。
故,设此三问。
这一来,能选拔舌辨交涉人才,二来,他日万一真遇此日之事,有所预演,也能早有对策。
刘备暗暗点头,把此三问记下。
到此时,李孟羲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考这么多科,分值该怎么办?
最好似乎是应该一科一百分来的。
那么,纵横一科,就三题,怎么一百分?不够均分的。
所以,为凑分数,李孟羲又凑一题。
题是,“若往幽州公孙瓒处买马,该做何种准备?遇公孙瓒,该作何种说辞?”
这一题,虽是纯粹为了凑分,使四题能刚好一题二十五分,但这一题同样是跟义军息息相关的实务。
军中战马并不多,来日扩建骑兵,必须得买马,而求购马匹,没有比公孙瓒处更好的选择了。公孙瓒处一是马多,二是公孙瓒跟刘备是至交,关系不用白不用。
纵横一科之后,为【经学】【数算】,也就是类同后世语文数学两大科,李孟羲有感此两科为重要的基础学科,重要性非其他科目可比,所以,他准备加重此两科分值。
准备是,经学分值两百,数算也是两百。
然后,剩下的便是出题。
李孟羲是谁,那可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摧残,做过不知多少张试卷的人。
各种出题形式,李孟羲可太熟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