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零一章 乡土秩序的终结,泥沙俱混之法(第 2/4 页)

    “怎么了?”李孟羲皱眉问到。

    那民夫小心翼翼的说,“军师,俺能找俺浑家一路不,还要俺大伯,俺婶,俺远房表舅,俺娃……”

    李孟羲一听如此,恍然明白过来,他喵的,一件大事给忽略了。

    在军中的话,义军最底一层的组织架构,是一个个小队,同理,屯田的话,最小的单位其实不是个人,而是,一个个家庭。

    可,因之前一路征战的缘故,为便于管理人力,把黄巾流民按老弱妇孺,还有青壮,给筛分开来了。

    结果就是,军中优待妇孺老弱,流民把老迈双亲还有自家小孩子留在后勤队伍里,没有担忧,毕竟是,亲眼看见的,妇孺老弱们吃的比所有人都好,优待如此,谁有意见,谁不放心。

    义军不经意间就完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古人重乡土,重亲族,哪怕是逃难,哪怕是流亡,一村一族一家人死都在一起,无论如何不愿分开。

    但,在义军中,因公道,因仁义,因信誉,因各种原因,黄巾流民们竟然愿意跟家人妻儿分别开来。

    行军打仗之时,人力精确区分,这本是好事,既能照拂的了的弱小,又能便于统筹利用人力。

    可要去屯田了,一家几人,夫妻两分,丈夫在东屯田,妻子在西屯田,中间隔了百十里,这很是不妥。

    斗胆站出来拦马的民夫主动问了妻儿家小之事,行进队伍里其他流民也眼巴巴看过来,眼中有着期盼。

    十几万流民,家亲死尽,孑然一身者,多矣,但同样,很多人,亲人尚存。

    对于刚经过战乱的民夫们而言,有什么比自家亲人更可靠的,一家团聚是他们最大的期望。

    李孟羲认真思索了良久,他抬头看着民夫队伍,回头看了看装着曲辕犁和柴草的淄重车辆,他沉默片刻,“走!回去!”李孟羲临时打消了主意,准备把问题解决了再说。

    ——

    李孟羲带人屯田去了,关羽在城里留守,结果李孟羲走了,关羽又放心不下,骑马追了上去,关羽人还没追上,发现李孟羲带着人调头回来了。

    两下碰头,关羽诧异问,怎就回来了,李孟羲答到,“有大事未决。”

    待屯田队回了巨鹿城,下发的全部物资,全部再收回,人员再散回各处。

    城主府中,李孟羲与关羽商量着对策。

    李孟羲感觉事情很是棘手,他眉头紧皱着,难下决断。

    “某知,屯田以一家合聚为最好,然,若使十几万人依家而聚,则人流变动巨大,我军编制将尽散。

    而编制又是我军组织之根基,战力之根基,若编制一朝溃散,若有大战临头,再想仓促聚十万可战人力,难也!”

    让李孟羲觉得头痛的地方就在这里,军中各类人力分的有多细,分的就有多散,现在要让分散的民夫兵丁们重新聚成家庭,就有多麻烦。

    关羽知,确如李孟羲所言,军中现在的这十几万人,部属明晰,旗号有从,若调动驱使起来,已近军伍。

    然,若是让民夫们依家而聚,则势必人员动荡剧烈,到时,一队之中,九成人员都得变动,到时,队旗无用了,依托队旗存在的部属也就没有了,当十几万人不在依旗而聚,那也就没办法依旗调派驱使了,瞬间,兵,散成了民。

    事关重大,关羽沉思的半晌之后,最终,关羽说到,“阖家团聚为重,还是,散了吧。”

    李孟羲皱眉,“散了?可散了,我军可就只剩一万兵力了。”

    关羽笑了笑,“无妨。”

    “无妨?”李孟羲瞪大了眼看着关羽,关羽这么大的心吗。一万,能打谁啊?谁来也打不过的。

    面对着李孟羲的疑惑,关羽笑道,“虽说是,此番一散,的确是,十万可战人力,一朝尽无。

    可,羲儿你不妨想想,我等自出涿州以来,才半年而已。十几万人聚拢麾下,不过三两月而已,十几万人化成十万战兵,所用,也不过两月之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折尽春风 北齐怪谈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沉溺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楼琏二爷 世子妃 希腊神话 重生之民国元帅 红警军团在废土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