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二十四章 偃月破雁行(第 2/4 页)

    又如,敌若一整个大方阵压来,我可以也以一整个大方阵压去,亦或,第二种方法,以多个小方阵凑成阵线,然后反压过去,和整个大方阵相比,小阵少了些稳固,但多了些灵活性和分而围之左右合围的战术选择。

    想通了一切,李孟羲不无感慨,“这偃月阵,当真可破偃月阵,某本以为,可克雁行者,会是锥阵。”

    说到锥阵,李孟羲眉头又皱起,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骑兵长于迂回侧袭,亦长于冲锋穿凿。

    可若以骑对骑,骑阵与骑阵对战,是迂回胜于冲锋?是冲锋胜于迂回?同等兵力,雁行与锥阵对敌,胜者会是哪个?”

    李孟羲不解的看向关羽。

    李孟羲这一问,也把关羽问住了,问的关羽眉头皱起。

    良久,关羽道,“雁行与锥形之阵,并无相克。

    若说雁行与锥阵,谁胜于谁,这……”

    关羽不能说清究竟了。

    如李孟羲所说,骑兵绕向两翼,侧袭合围战术,犀利非常,可骑兵成锥阵冲锋穿凿,也是骑兵主要的作战手段。

    可到底,两支骑兵对战,一方当中聚兵的锥阵,对两翼迂回的雁行阵,是锥阵胜,还是雁行胜?

    是锥阵冲散了雁行,还是雁行把锥阵左右夹击了?

    陷入了难题之中,李孟羲与关羽认真推演起来。

    他两人一人持雁行,一人持锥阵,折了木棍当骑兵,摆出了阵势。

    关羽持雁行,李孟羲则持锥阵,两下对攻数番,不能得解。

    李孟羲皱着眉头,看着阵图凝目思索,“同等兵力,难分究竟……不如,先异而分之。”

    “也好。”关羽道,“这骑兵之异,分枪骑,弓弩骑,披甲骑,无甲骑……”

    “轻骑重骑!”李孟羲忽然眼睛一亮,一拍大腿,打断了关羽的话。

    “某明白了!”李孟羲激动的看向关羽,“乃因敌制宜也!骑兵长力,迂回冲锋两力也。

    若敌为披甲重骑,我为轻骑,则敌正面冲锋能力,必远强于我。

    此时,我与敌为战,则应避免与敌军正对冲锋,敌重骑若用锥阵来,则我应用雁行,避正冲,迂回侧击之。

    恰,重骑少了灵敏机动,迂回绕侧,非我轻骑对手!”

    李孟羲这么一分析,关羽也来了灵感。

    关羽眼睛一亮,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若我军乃披甲重骑,敌军为轻骑,则我冲锋之力,胜于敌军,我迂回袭扰之力,不如敌军。

    故,我重骑对敌军轻骑,必以锥阵,与之拼锋冲杀,必可战而胜之!”

    很清楚了,因敌制宜。

    我军若是重甲骑兵,肯定得想法设法跟敌军轻骑拼冲锋,重甲骑兵对轻骑,冲起来,是碾压。

    反之,敌重甲骑兵,我轻骑,应尽力避免与之正对冲锋。

    道理很明显了。

    骑兵锥阵与骑兵雁行阵,谁弱谁强,因敌制宜而已,能制宜者,能扬长避短者胜。

    弄清楚了雁行阵与锥阵的适用场景,可似乎,还是没解决那个最核心的问题,同等兵力,同样的骑兵质量,那到底雁行阵与锥阵,谁能强过谁?

    继续讨论下去,李孟羲跟关羽讨论者讨论者便扩散到战场这个因素上去了。

    骑兵阵势占地广度本就比步兵占地多,十来个骑兵的阵势宽度,就比百十步兵的阵势要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