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雁行阵】(第 2/4 页)
此问题,让众人沉默许久。
末了,关羽先开口,关羽沉声道,“亦然可用慑敌之法。皇甫嵩领军退走,我军领兵押看其左右,使其时时势劣,时时险危,如此,则皇甫嵩不能见胜机,便不得不离去。”
李孟羲听关羽所说计策,眉头紧皱。
关羽所说,说来简单,计策核心,依然是保持对官军强有力的威慑,拿捏官军要害,使官军不敢妄动。
然,官军退,则为动势,涿州军要想在运动战中时时保持对官军的合围,谈何容易。
而且,以敌我态势,官军兵力依然雄厚,皇甫嵩依然战心不减。
要成合围之势,还不能是普通合围之势,普通合围之势,官军势只稍弱,皇甫嵩决战之心依然甚大,若为避战,涿州军得以避战之可能大减。
故,非只一般合围之势,必要四面合围时时逼官军入绝境之合围之势。
可,运动作战,要包围官军已是不易,只包围还不成,还要能死死威慑住官军行军队伍要害,能一时威慑住官军要害还不行,还得时时保持威慑,每一米,都得对官军有足够威慑。
若不然,稍有松缓,皇甫嵩必扑上来寻求决战。
此中艰难,近乎不可能完成。
李孟羲皱眉思索很久,他颇感头痛,抬头,看向关羽,问,“关将军,官军动时,不似其扎营之时,其漫野遍散,人马广阔,我军如何能合围其众?”
关羽沉吟片刻,道,“用雁行之阵,压其左右。”
李孟羲眼睛一亮,雁行阵,李孟羲不陌生,纵是未曾认真学过,前世也多闻雁行阵之名。
只是,如今略通兵略李孟羲已深知,阵法看似简单,实则颇有讲究。
就比如锥阵破阵之时,能有刀盾兵左右撞阵,能有长椽破阵,能有地趟刀破阵,能有冲车火牛破阵,等等。
又如方阵,方阵非是只摆一个方形阵便得了,还有前后兵力配置,队列安排,层进前后,等等。
因知阵法深奥精微,因而,李孟羲闻雁行阵,虽知其名,不敢妄言尽懂。
李孟羲好奇问关羽,他看着关羽,眼中满是求知,“关将军,何为雁行阵?”
李孟羲发问,关羽便认真讲解。
到一旁,众人持火把照亮,围在一起。
关羽持短刀在地上刻画阵图,左一划,右一划,阵图便完。
手指阵图,关羽讲解,“何为雁行阵?雁行为何?雁队排空之时,左一支,右一支,为【人】字也。”
“此阵若用,左右两翼齐出,压敌两翼,为左右合围之势,亦为威慑之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