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破绽重重的火旗(第 2/4 页)
扛旗的旗兵在扛着火把架的时候,难免晃荡,底座要是不紧,火把容易晃荡着就掉下来了。
而且,扛着火把架走动,架子难免会倾斜,平日没什么,下雨的时候,架子一斜,火把就暴露在雨中了。
再看鲁犁扶架子吃力的模样,看样子一个人是无法轻松举着火把架走动的同时,还保持架子竖直的。
李孟羲本以为,只要火把架不太沉,就完全可以当做夜晚时的军旗。
然而实际情况是,不管火把架怎么做,顶端有一大坨东西,必然会很沉,必然不便。
李孟羲已经发现至少两个问题了,一个是上边的火把不牢固,晃两下火把就要掉了。
二是,有些沉了,不如布制的军旗那样轻便。
第二问题,可能不太好解决,李孟羲看到火把架已经够简洁了,不好再减轻重量,除非用小灯泡,灯泡比火把轻,除非防雨的用防雨布,防雨布也比薄木板轻。
然而以现在的条件,绝无可能去用灯泡和防雨布的。
第一个问题,火把不稳的问题,应该是能解决的。
鲁犁正扶着架子,缓缓把架子放倒在地,问到,“营正,这架子算是做好了不?”
李孟羲不置可否。
“鲁犁,我说一下,这架子,是当军旗用的。你想啊,万一哪天晚上敌军袭营,乌漆麻黑的,将旗也看不见,那主将还怎么聚拢人手御敌?
所以,咱用用火把当旗子用,你们想嘛,既然是旗子,就得扛着跟主将走,主将走哪,架子就得跟到哪。这万一再乱一点,磕磕碰碰的,火把要是插不紧,不就掉了?
火把掉了没多大事,可万一因此让光亮没了,我军不知向哪集结,被敌军趁黑冲杀,各个击破,岂不危急?”
木匠们军事素质不高,李孟羲并不因为这些木匠能力不行而对其有丝毫轻视,认真讲解着其中关键。
听李孟羲这么一讲,鲁犁不由就往火把架子上看。
这火把架到底结实不,万一真跟军师说的那样,敌军突然袭营,这火把架子成为了军中最显眼的光亮,如果扶架子的旗手一不小心被军射死了,架子倒了,啪的一声摔在地上,万一架子一摔散架了,那可好,急切之间修不好架子了,营里一时半会又没有其他能举在高处的光亮,那可咋办。
想到这里,鲁犁复又抬起,他抱着木架子下边的木杆,一阵狠晃,经他这一阵乱晃,架子上的火把,四个被晃掉三个,剩下一个也歪歪斜斜的挂在上边,眼看也要掉。
看来是插火把的木头底座做的太大了,火把插进去插的不够紧。
还有,这木头架子,到底摔一下会摔坏不?
鲁犁于是挥手赶人,把一边的人赶开之后,然后松手,把木架子往没人的那一侧一推,架子倒地,然后咔嚓一声响。
听声音就知道,这玩意儿摔坏了。
鲁犁走过去看,支撑火把架的木杆,直接从榫接的地方摔断了。
鲁犁挠了挠头,转身看着走来的李孟羲,“军师,俺再重新做一个。”
“嗯。”李孟羲点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