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匠营“薪资”双轨制(第 2/4 页)
李孟羲再问鲁犁,为何不想做小物件了。
“是他们不想做了,”鲁犁难为的不行,直挠头,“做板车的做好了有粮,做小物件,没有粮食。”
“奥!”李孟羲恍然大悟,他一拍脑袋。
想起来了,木匠营大体分了两部分,一部分,十人一队一块做一辆板车,共计五十队,做板车。
这一部分做板车的人,李孟羲说好了,做好一辆板车,就赏粮食。
后边又有别的杂活,又恰好剩下的木匠们,不够分成十人队,李孟羲就顺便让剩下的木匠去做火把架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都是木匠,都干活,做车的人有粮食拿,做杂活的,却没粮,自然,做杂活的木匠们不干了。
好在管事的人是李孟羲,不是张飞。
张飞这厮要是管木匠营,木匠敢说个不干,鞭子抽下来能把人抽死,于是木匠有事也不敢说。然后能怎地,别人有粮,自己没粮,干活儿哪有劲头,只能消极怠工了。
现下还好,管事的是李孟羲,李孟羲为人随和,很好说话。因此,木匠们就有胆量撺掇鲁犁来跟李孟羲反馈。
“营正,板车做好了。”鲁犁又说。
李孟羲眼一亮,军中第一辆车做出来了。
正巧,要处理木匠营的事,索性去看看。
路上,李孟羲思索着该如何处理木匠营的事。
既然做板车的人赏粮,那么做杂活的另一部分木匠,用激赏之法,也可以提高木匠营的劳动积极性。
但是,但奖赏细则不能一样。
第一,板车是大物件,是大工程量,是计件赏粮的。
而给火把做个防雨板,给断了枪杆换跟新枪杆这种乱七八糟的杂活,工作量不大,且事情繁杂,没办法还按计件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