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水冷结构(第 2/4 页)
而后,蒸馏器李孟羲亲手拆卸,两个下人合力,手中垫着麻布,合力把盛酒的缸抬下。
然后,哗啦一下,装了八坛酒,蒸完剩七成满的缸,缸里剩下的东西,下人们一股倒到桶里。
可能酒算是比较珍贵的东西,下人们迫不及待的,拿起地上的碗,也不洗,碗底在袖子上随意擦了擦,就伸到桶里舀酒。
李孟羲就在一旁,好奇的看着。
第一个下人把酒喝了,喝完,便眉头直皱,半口酒留在口中,然后眼神古怪。
“如何?这酒没什滋味吧?”李孟羲笑问。
下人们前后都尝了,然后,都说邪了,说闻着还有点酒味,咋喝着,酸不拉几的。
李孟羲笑而不语,他是不可能把蒸馏技术告知于这几个下人的。
固然,蒸馏过程这几个下人全程目睹,但若不细说其中关键,李孟羲觉得,但凭看一眼,这几个下人不可能弄懂蒸馏技术。
就算照葫芦画瓢,有聪明的家伙也弄了形状一样的陶器,可到关键的冷凝器这里,看外形,冷凝器外边是有类似装饰一样的铜挂件,要是仿照着,弄了几个铜片镶到外面,可这样,一点卵用没有,铜不接到里边,如何去冷凝。
所以,李孟羲才觉得,蒸馏技术现在还算安全。
做蒸馏器的匠人,没见过蒸馏过程,见过蒸馏过程的下人,又不知道蒸馏器内部构造。
技术不能统合。
下人们弄了多半桶“酒”,酒虽酸涩不已,淡如清水,但好算还有个酒味,弃之可惜。
下人们咬牙喝了两碗,又继续帮李孟羲干活了。
盛酒器清空了,再次蒸馏,李孟把酒坛里的烈酒,几乎满坛烈酒,一股脑倒入陶缸。
然后,同样的流程,缸沿倒点水,拿碗一扣,水密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