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五十七章 【木马兵法,借物施算】(第 1/4 页)

    守城之时,兵力可取得最大交换比的场景,其实就在守城本身。

    城池就是最强的地利。

    借助城池,一民夫抱着石头往下砸,也能砸死几个精锐甲士,这放在野战中,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故关羽说, 有坚城不守,反出求战,下下之策。

    李孟羲在此刻,想到了历史中有好几个犯了此大错,而招致惨败的将领。

    一个是汉末,后蜀汉时代, 邓艾偷渡阴平,攻到成都城下,诸葛瞻舍城不守, 反领守兵出与邓艾决战。结果可想而知,诸葛瞻弃坚城地利不用,一战败亡,成都可战之兵因此尽丧,而后,蜀后主刘禅出城投降。

    第二个例子,更是具有代表性。那是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领大军攻潼关,唐军守将是名将哥舒翰,哥舒翰领唐军二十万守关,稳如金汤,此时,各地唐军捷报频频,局势在朝对唐军有利的方向发展,此时, 哥舒翰只要据守下去, 安禄山不久必败。可唐玄宗非要硬逼哥舒翰出战,哥舒翰不得已,只得领兵出战。可惜,哥舒翰手下虽兵马二十万,却都是新编之兵,有守城之力,却无野战之能,出城一场浪战,唐军二十万兵马尽没。唐王朝最后的一次胜机,就此断送。

    汉末诸葛瞻,安史之乱的哥舒翰,何其相像?全都是有坚城不守,反出求战而造成的悲剧。

    若有朝一日守城,能不出城作战,就不出城。

    记下的兵法用完了两整卷麻布,总得如下种种:最简陋井阑之制造法,长杆缚人登高瞭望法,曳射标记法,草人骗箭法,绳箭悬绳之显明标识法, 又知, 攻城之时大派人力以分薄城上箭雨减少伤亡之法, 远程武器集火杀伤提高杀伤效率之法,守城之时以鸣镝聚射之法,及军中置射声士以引导众士之法。

    又有,围三缺一之策所适用之时机,所不适之时机。

    守城之时应谨省人力,兵力用于最关键之时,此最关键之时,绝不是趁夜出城偷营,想大杀一阵,而是尽可能保留兵力,用于解救城头危急之时。

    至于守城之防守反击之法,分诸骑队反击,步队反击,骑步相合,诸法。

    敌围三缺一,骑队出缺一之门,绕城荡阵冲杀。

    步军则可出围城之门,出而杀敌措不及防,以乱敌军攻势,从而解城头之危。

    写完了两卷兵法,李孟羲从头把兵法看到尾看了一遍。

    这林林总总,战策兵法一数竟然几十条之多。

    李孟羲自己都惊讶了,仗没打多少,尽费纸笔了,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另一形势的纸上谈兵。

    围城已定,敌城薄弱也已探完,只剩攻城器械打造完成。

    于围城第三日下午,器械打造完毕。

    木匠营打造攻城梯五十副,攻城椎四架,李孟羲所说的救护队所用的大伞,竟然也做出来了。

    验收器械,刘关张三人皆到场。

    攻城梯的话,最要紧的是梯子的长度,总不能吭吭哧哧把梯子抬到城下了才发现长度不够。其次,攻城梯不说太坚固,但也不能太脆弱,要经得起几摔。

    五十架攻城梯并排码在地上,关张二人截一八丈长绳,一架一架量,量得,五十架梯,梯长皆过八丈,敌城高只五六丈,八丈长梯足够用了。

    攻城长梯宽窄虽不一,但梯阶大抵类同,都不是圆梯,而是削成了方的。正如剑柄,剑柄要么扁的,要么就跟刘备的雌雄剑一样,是多棱状的,而没有圆柄一说,攻城梯梯阶也是如此,梯阶若圆,容易脚滑,攻城之时,攻城士脚下一滑,一个耽误,就是伤亡。

    宽窄不同的攻城梯,除梯阶都是方的这一相同点以外,第二个统一的地方,则是梯阶间距大致都一样。

    梯阶大概是梯子对爬梯速度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了。

    梯阶若是太宽,则攀缘向上之时,要么手难以借力,要么脚一大步跨上去非常吃力,梯阶若过于大,则非常影响攻城之士的攀爬速度。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折尽春风 万历明君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风声 世子妃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