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木马兵法,借物施算】(第 2/4 页)
而梯阶如果过小,则手脚憋屈,动作别扭,同样影响攀爬。再有一点,攻城梯结构简单,两根主轴就是两根棍,一点难度没有,难度和工序全在梯阶上。攻城梯梯阶如果太密,则等于是加大了制作难度,制作复杂了不说,还反而影响攀爬效率,吃力不讨好。
梯阶小小一处,看似不重要,实则是攻城梯这一简单器械最重要的地方。
最恰当的梯阶间距和不恰当的梯阶间距,人员攀爬速度,是两倍以上的差距。
两倍以上的差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好梯子十秒可以从底部爬到顶部,而梯子间距不合理的梯子,从底爬到顶端,得十五秒。
如此一来,两种梯子,攻城人力投放效率,就是五成的差别。
而攻城之时,人力投放速度,是破城关键。
小小一梯阶,就能提高百分之五十的人力投放速度,这是何等的优势,毫不过分的说,梯阶间距足能影响攻城成败。
至于攻城梯梯阶间距多大为最合适,梯阶间距多大时,可有最快的人员攀爬速度,李孟羲也不知道,没认真实验过。他只是曾让木匠鲁犁随便找了几架梯子爬了一下,让鲁犁觉得哪个感觉爬的快,就用哪个梯子上的梯阶间距作为模板。
这个模板的尺寸,大约是一尺一。
尺和厘米单位的兑换,李孟羲也不知道该怎么兑换,他的感觉,一尺大概三四十厘米的样子。
木匠营此次制作的五十架攻城梯,梯阶间距全都大致一尺,这是初步的量化标准。
其实有关梯阶,还有一处对速度有影响,是梯阶从上到下尽可能要完全等距。
去过景区的应该会有如此经历,上下景区台阶的时候,走着走着脚下会突然绊一下,而在摩天大楼等场合,楼梯一样也多,却不会突然脚绊,这是为何?
因为,人有身体平衡自我调控的能力,走着梯阶高度一样的楼梯,走了一截,不用往下看,脚自动就抬到合适的高度,刚好跨上台阶。
这便是,身体记忆已经熟悉了楼梯高度,大脑自动做出了精准的反应。
因此,若走十几阶楼梯,这十几阶楼梯高度全都一样,突然出现一阶高度有明显偏差的梯阶,身体动作还按本来的身体记忆做出反应,肯定不适应,肯定绊脚。
反应在外在,就是景区的石头台阶不够标准,高低落差不一,容易走着走着平衡被打乱。
而摩天大楼的楼梯,规格完全一样。
用于攻城梯之中,攻城梯长八丈,假设有梯阶三十,这三十阶阶梯假设前二十四阶间距都一样,偏偏第二十五阶,勐然高了或者低了一截。
那么,在攻城之时,刀盾士还要举盾防着上面的箭雨,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赶紧往上爬,留在脚下的注意力没多少。
攻城梯前二十四阶都没问题,刀盾士手扒着梯子蹭蹭蹭蹭爬的极其顺熘,爬到二十五阶,脚下突然一个不防,没踩到梯子。
这么一个过失,重则一脚踩空,刀盾士整个人滚了下去,把下边的一堆人都给砸下去了,还把梯子带倒了,直接造成此攻城队一段不短时间的混乱。
轻则,人没滚下去,脚下一空,此刀盾士也必然耽误了一下,哪怕耽误一秒呢,也影响极大。
爬梯子,梯子能有多长,从底爬到顶,顶多三十秒够了吧?
多耽误一秒,就让爬梯速度慢了三十分之一,让攻城兵力投放效率降低三十之一。
更不用说,梯阶勐地一阶突兀,不会只一个人突然脚下一空一滞,而是几乎所有人,爬到地方都会脚下一空,哪怕是关羽,哪怕是吕布,一样如此。
可以想象,若是某架攻城梯,梯阶当中有一阶突兀,则这队攻城队,会被这一阶梯子坑的很惨。
阶梯间距大小重要,无论大小,间距同一更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