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人间清醒(第 1/4 页)

    战争就是如此,每一步,一点一点推演下去,总能关联出很多问题。

    支援之法没了隐患之后,李孟羲开始实际操作守城的最后一步。

    文安县城的城墙很窄,并排仅能站四个人而已,人再多就站不下了。

    李孟羲只让城墙上站了三排人,留出了人员走动的空间。

    城上,李孟羲挥舞着一面军旗,被李孟羲早就交待过了的一队大约二十人的乡勇,快速顺着楼梯向城头冲到了城墙上要往李孟羲身边挤。

    单项通行,成功了,没有人挡路,乡勇们成功到达。

    然后,实战中城头在厮杀,会有人登城,也会有人下城,比如伤兵被抬下城,比如运送箭支的民夫,运完箭支也要下城。

    实战即是如此,那练兵要贴合着实战来,也该如此。

    于是,李孟羲同时派了两队人,同时一队一队下一队上。

    “快点!”李孟羲在城上催促。

    城上之人噔噔往下跑,城下之人噔噔噔噔的往上下,然后两伙人狭路相逢了,你挤我挡的,就一步窄的的空间,两队人相互挤着推着好大一会儿,人才完全首尾错开。

    这不行,太浪费时间了。

    李孟羲背在身后的手不由自主的握紧,他眉头紧皱。

    城墙上时刻保持有限的通行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通行能力决定着支援是否及时。

    文安县城城小倒罢了,若是大城,前边能站五六排厮杀之士的同时,后边还能留出一条不窄的路。

    可是不通畅不通畅的关键,不在路的宽窄,在于调度。

    要下城的人和要上城的人迎头撞上,一方要往前走,另一方也要往前走,那该让谁先走?

    李孟羲发现有一个虽然小,很严重的问题。

    义军上下所有人,没有靠左或右走的意识。

    但凡养成这个意识,断然不会迎头堵住路。

    有句话,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汉朝人走路没有规定该按左走还是按右走,是汉朝人傻吗?并不。

    是生产力不发达,人流不密集,农民去干活,路上才几个人,还不是哪路好照哪边走?执意按左走或按右走,那不是傻逼吗?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折尽春风 北齐怪谈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沉溺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楼琏二爷 世子妃 希腊神话 重生之民国元帅 红警军团在废土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