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人间清醒(第 2/4 页)
事实上,是汽车大规模流行之后,交通规则才开始逐步确立。
交通规则很重要,放在守城时,有了靠右走的意识,不用再特意的训练,迎头的两队撞上,各自都朝着右边走,自然就错开了,畅通无阻。
而放在行军之时,前军后撤,中军顶上,中军本就是靠右走的,前军撤回来,直接就能撤。
若不然,还得军令层层下达,用军令命令要中军往右靠,这样耽误很多时间。
兵贵神速,每个环节都快上一点,优势累积起来,将是巨大的优势。
这是练兵两天以来,李孟羲发现的第二个涉及根本的严重问题。
上一个是,不知士兵鏖战时体力可支撑多久,守城时就无法安排适当的轮换时间。
李孟羲于是把两队人认真的交待过,要他们都靠右手走。
“你们知道哪是右手吗?”李孟羲迟疑的问到。
士兵们纷纷举起了手。
李孟羲认真看过,没人举错手。
哪个傻子说古人左右不分的,我们可是文明国家好吧。
左右不分的估计也就非洲黑鬼才左右不分的。
“那好,一会儿都靠右手边,明白不?”李孟羲嘱咐到。
“都朝右走,不就撞一起了吗?”聪明的小什长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李孟羲笑了,并不解释,“撞不着,试试就知道了。”
乡勇们遵照着李孟羲的命令,各自靠右边走,然后又迎头撞上了,路太窄了。
虽然上下城的人还是相互挤着过去了,但速度较之第一次,快了几倍不止。
统筹而已,路还是那么窄没变,士兵还是训练度不高的士兵,只规定了一下要靠右走,通行便畅通了很多。
李孟羲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有一丁点的小问题,虽然说,全军规定靠右走,可以提高方方面面的通行效率。
可是就守城来说,比如说文安县城这种小城,路窄的不行,纵然全靠右走,往上往下的两队撞到一起了,还是会堵。
这就需要制定出规章制度,规定两队相遇,先让哪一队走,哪一队让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