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君子不举(第 3/3 页)
是了,县丞随然仅仅是一个举人,屡考不第,毕竟也是积年的老手了,破题押题的经验想必是丰富的。
一边想着,一边将试卷置在一旁。
辛大郎此时也将试卷交了,可是贾县令却没了心思,一应事宜交待给程师爷和教谕,只身回衙去了。
此时的辛清纯刚刚洗完澡,换了冬衣,守着火盆依偎在李氏身侧,与自己娘亲说一些考场中的见闻。
两世为人,辛清纯却是第一次参加四书五经为本的县试,自然是新鲜感满满。
李氏此时满眼都是小儿子,想着小儿子如果顺利通过县试的话,那门亲事就可以提一提了。
辛清纯五岁的时候,辛无疾刚刚中举,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心想着进士及第,于是辞别族亲故旧和业师,举家进入京师,将两个无猜小儿的友情拆散。
彼时两家皆有意联姻,两个无猜小儿也天天竹马弄青梅,不料却因辛无疾的中举,蹉跎了下来。
李氏替辛清纯属意的这门亲事,也是关中大族的一个旁支嫡女,姓高,名曼玉。只比辛清纯小几个月,此时也是十三岁了。
翌日清晨。辛大郎早早起床,来到庭间默诵“君子不举”。
辛无疾也难得在家里没有出门,一来是自己两个儿子参加县试,而衙门里今天要进行阅卷,排名,誊榜,自己需要避嫌。二来是这县试第一场和第二场相对重要,心底里还是放不下两个儿子,当然,主要放心不下的是辛大郎,二郎还小,又是第一次参加县试,权当是积累经验增加阅历了。
考试是非常令人疲累的事情,辛清纯才十四岁的身子骨,又是半夜爬起来,黎明时分开始考试直至黄昏,二月寒节,一天下来又冷又累,所以现在还没起。
为朝廷取士是压倒一切的大事,一县之教化兴衰,也是考核地方官员的主要标准,贾立言作为主考官,自然要积极组织,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