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重构:08 养老金的去向(第 3/4 页)
所有资金都有规律地流向多个类似的公益基金中。
这些诡异的捐赠款。
“为什么他们四轨的行为轨迹没有变化?”李维克看着一条条划过的账目明细,这理应是‘行为轨迹’的一个依据。
“没那么简单,他们都不是一次性汇入的。应该是长期的规律动作导致系统判定为正常行为。而且,这些都不是违法目的的公益账户。”杜兰解释到。
根据图表上显示的结果。账户里基本上是手术后的第一个月,或者第二个月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汇入情况。最长的已经持续了一年。
一年的时间,一步步把所有积蓄全部汇空!
“这些到底是什么公益基金账户?”
而那些所有汇入的基金,最终,经过几层关联,两人发现,其中一个共同的终点,都会流向卡兹有关联的医院或者企业当中!
难怪卡兹可以源源不断地出厂家补贴,只要不断有老人自杀,钱就源源不断注入,电子脑就能呈爆炸式的普及。
至于他们的住房,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也会理所当然地被国家所回收!
倘若这真的是一场有预谋的犯罪,
那便不仅是一场个人的犯罪!更是与国家联手进行的犯罪!
“生安那边怎么说?怎么不继续追查下去?”连他们两个都不难查出的问题,生活安全课为什么还是止步不前,这是李维克的疑问。
“你错了,生安不是不想查下去,而是没有办法查下去。”无凭无据,仅凭几个自杀老人的尸体想扳倒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十一人委员会’中的信息委员,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过于困难了些。
即便这个推论成立,但仅仅数人的积蓄,对卡兹这样的大鳄而言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他们的目标理应不仅如此。
李维克重新调整了筛选项目,不仅是自杀的,更加包括意外的、自然死亡、发病的。这些死亡的老年人群中,再筛查出有过电子脑手术的。
其中就有40%的人曾经接受过电子脑手术。
再其中,就有近30%属于独居老人。
这30%已经死亡的独居老人中,无一例外,全部人的心理轨迹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负面化倾向。
而且绝大部分都已经开始向‘基金会’进行汇款。
这份名单涵盖的真实人数已经远远不止自杀的6人,而是数十人。
看见这些冷冰冰的死亡数字,两人的内心都觉得很不是滋味。
“但是,如果这件事是卡兹做的,他的四轨为什么这么平稳?”这是李维克对‘四轨’判定中一个不理解的地方。
“‘共同犯罪’这个词知道吗?”这个情况,杜兰倒是不陌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