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百四十五章 监察 司法(第 1/3 页)

    ‘朕,先要改革地方监察制度。’,李忱说话了,每次说朕,都代表他很严肃,不然唐朝皇帝说我怎么,我要如何,都是很平常得口语。

    ‘圣人要在州一级设立新得监察机构?’,关系到本职,魏沫当先问道。唐代的监察制度,最高就是以道为一级。每道设立采访处置使,黜陟使等等官职。然后州县,都有司功曹,负责考官吏。但是基本上,州县是个管各的。

    朝廷能管得,就是在道一级。不然就是监察御史。唐代的监察制度,是御史台。最高长官就侍御史大夫。目前是由魏沫担任。

    其下,有监督朝廷官吏的,有监督地方得,有参与案件审理得,三司会审,就是由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共同针对冤案、重大案情和涉及五品官以上。其下还有小三司,级别较低,由侍御史,刑部郎中和员外郎,以及大理寺司直、评事推迅,这是明清时代三司会审得来源。

    然后,御史台还有监察地方得职责。御史台分为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负责刚刚讲得那些,以及更多的职责,最高长官是侍御史。殿院,就是很让人讨厌的,上朝时候盯着人,是不是有失仪得情况。

    除了这个讨人厌得职责,他们还负责两京得巡察。地方上,就是交给察院。这让察院得监察御史,一年到头都不在长安。很累,品阶也很低,不过权利很大。

    基本上,监察御史什么都管,地方上什么事情,他都可以管。这跟他品阶无关,唐高宗时,监察御史韦思谦说,“御使出使,不能动遥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

    虽然他们,经常受皇帝委派出巡地方,往往一去就数月半载,可是京师事情也要管。到了玄宗朝,权利更提升了一些,玄宗让他们,对尚书省六部,实施监察,“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

    是不是很眼熟,监察御史分别监察各部,号称六察官。对明代制度有印像的话,就会现,这就是明代得六科给事中,明代废除宰相,提升六部职能。而朱重八,不仅模仿唐代设立府兵,还模仿唐代监察制度,设立了六科给事中,给六部找麻烦。

    那么,说了这么多,李忱到底要怎么改呢?‘朕要把各州县主簿,别驾,都直属于朝廷,由御史台监管。’

    县令权利很大,主簿和县丞,都只是他的副手,基本上管不到他。这次会生事情,就是地方县令一手遮天,主簿可以监督县级得官吏,对于县令也可以对抗。

    只是,李忱也不想要出现主簿和县令对抗得场面。两个人整天内斗,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并且,基本上主簿还是低县令一级,县令如果强势,他也没办法。

    李忱要改进这种情况,不能让县一级失控,他要做的很简单,就是让州,可以督察到县。唐代的州,权利不是很大。先,基础太小,一个州不过管辖四、五个县,少一点得,一两个都有。

    对比汉代,汉代一个郡,可是十五各县。地方千里,人口百万。基础大,力量雄厚,可以建设地方。唐代就不行了。上州十万户,下州不过万户,要建设地方有心无力。

    这也是为什么唐代道一级,会兴起得原因。慢慢的从唐初,一个督察范围,人员还不固定得,变成有固定治所、僚属,员额越来越多。

    管得东西也越来越多,朝廷下派的各种使职去地方,管辖几个比较广得范围内得各种职能,让道级官员慢慢的从原本临时性质,变成常设性质得原因。

    此外对比汉代,唐太刺史不领军衔,不能自辟僚属,也不能决定死刑,地位就大大不如汉代郡守,甚至连升迁都不如,不要说像汉代那样,调派朝廷当九卿,连下州刺史升到上州都不容易。

    这样来看,刺史不重要吗?其实不然。唐初时,太宗对刺史职务看得很重,他会把刺史名字,记在屏风上,还把他们的优劣写上去,这样他无论坐卧都可以看到,有什么好得,差的政绩,都了然于心。

    李忱也模仿了,贞观政要,他看了很多遍,很多制度都学习了,他是没写在屏风上,而建立夹袋,把各州刺史个性、政绩,都录了进去,范围还包括了藩镇官员。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着迷 剑名不奈何 女配没有求生欲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顶级猎食者 是心跳说谎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疾风吻玫瑰 新婚燕尔 看鸟吗哥 邪门的爱情出现了 逞骄 良辰美景好时光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元始法则 嘘,国王在冬眠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入戏(娱乐圈) 你老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