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因幡革命(一)(第 2/4 页)
先说说这个大野城吧,大野城位于岩井郡的中部,在过去名为“巨浓郡”,根据‘和名抄’的说法,岩井郡下辖蒲生、大野、宇治、日野、石井、高野等六座城池。
于是,明智军对于岩井郡的侵攻,开始了。
明智的攻势极快,当然,这也与山名军在一路上都没有组织起太过强力的反抗有关。
很快,进入开战的第二天,岩井郡最靠东的宇治城,在山名军的一片哀嚎和城楼上升起滚滚浓烟中陷落,成了本家“西征”的一个战利品。
当起着受伤的战马,浑身挂彩的忍者将这个不好的消息,传到位于因幡国中部邑美郡的山名氏的鸟取城时,已十一月二十九日的半夜时分了。
此时的鸟取城,,与明治时代废藩置县前的鸟取城并不一样。
战国时代的鸟取城,位于现今鸟取县中心的鸟取平原地带,如果按现代标高来算,它的海拔约一百五十公尺.虽然位于流经全国的千代川之间,但是并未临近水边,只能算是依陆地而建,城中的垒壕采取重叠的建筑方式,外形与驿舍极为类似。
别小看这座城,它可是当年“六分之一殿”山名氏清和“中兴雄主”山名宗全的居城啊。
这一天,在城内的一间屋子里,家老中村春正热心地为他的主公山名丰国讲解六韬三略和《孙子兵法》。
望主成龙的中村春继,始终不曾松懈对自己的那个无能的主公的栽培.然而,身为主公的山名丰国却不像他的祖先那样,具备了一股乱世男人所特有的豪情壮志
“唉,主公的器量,才能都比不过山名家的先辈们,他甚至连恢复山名家的荣耀的决心也没有。”
而作为山名家的老臣,中村春继对于自己主公的这个“熊样”,又何尝不知呢?
本来嘛,在毛利家与织田家染指这块地方之前,中村等家臣巴不得主公“越熊越好”,毕竟上面管得越少,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权臣们才能闹得越欢。
可现在不行了,大敌当前,他们这些人谁也不服谁,自然也就谈不上齐心协力,抵抗外敌了。
这时候,必须得有个能把他们“绑”到一起的主子,来主持大局才行。
可问题是,山名丰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压制,早就没了祖先们的凌云壮志,热心歌舞与书画的他,反倒更像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京都公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