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百一十二章 请跳过,科普(第 4/4 页)

    清代乾隆皇帝在1790年曾用黄金铸成了一套大小相同、壁厚有别的编***有16枚,耗用黄金13647两2钱,叫做“金钟”。1925年它流入民间,后由陈亦侯、胡仲文收藏,现(2012年)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

    2012年2月,江苏省宿迁市一施工工地的战国古墓完成考古发掘,在其丰富的文物中,成套的9个青铜编钟尤显珍贵。9个乳钉纹青铜编钟出土时从南到北按照大小依次排开,其高度从26厘米到15厘米不等,不仅完整成套,其钮孔仍清晰可见。青铜编钟的发现,不仅在宿迁属首次,就是在整个江苏都极为罕见。

    2012年6月,湖北宜昌枝江市一工地发现11件编钟。这些编钟上有文字还有精美图案。经过相关文物专家辨认,其中一个编钟上的铭文是16个字:“楚季宝钟,氒(厥)献。工公其迈(万)年受氒(厥)福”。 8月16日,经北京大学、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位专家现场考察后论证,本次出土文物的时代应属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铭文的内容是研究早期楚国历史的重要材料,填补了早期楚文化研究的空白。

    此外,在中国西南地区,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曾多次出土了战国至两汉时期具有少数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编钟,例如:

    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出士的战国羊角钮编钟和广西西林出土的汉代羊角钮编钟,外形似铃,断面呈核桃形,顶端作羊角状。

    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和牟定福土龙村出土的编钟,上宽下窄,平口,钟面镂刻皤蛇纹饰。

    四川涪陵小田溪巴人贵族墓出土的战国编钟,纹饰具有古代巴族文化特征。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上有半环钮的筒形钟等。

    发明时间/编钟编辑

    编钟

    编钟图册

    叶家山墓地将编钟历史前推500年,改写世界音乐史。

    曾侯乙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在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编钟,或将改变对钟的起源的认识。考古人员在编号墓墓壁二层台发现了1个镈钟和4个编钟,5件为1套。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教授认为,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编钟,此次发现的编钟属于西周早期,预计有5至6个编钟,其数量和规模超过同时期已发现的编钟,在当时属于较高等级,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

    湖北随州再次发现编钟,比曾侯乙编钟早500年。

    曾侯乙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3日的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编钟,或将改变对钟的起源的认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玄鉴仙族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五仙门 武圣! 山河志异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卧虎藏龙 仙父 仙逆 为龙之道 武道天途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明夷于飞 重生八零娇娇媳 过河卒 不朽凡人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