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两种不同的象拔(第 2/3 页)
经过白醋和米酒这两道工序后,象拔褪去了它上面的那层老皮,露出白皙的肉质。
上次刘芒用猪拱仿制象拔时,是先用卤水微火慢卤,最后用人参鸡汤蒸制。而这次制作满汉楼十八道秘菜中的‘力拔山河’,则是用炖和烤这两种形式来呈现的。
先用大雁、野鸽、斑鸠、水鸭、这几种禽类的骨头煲制出清汤,然后将清洗干净的象拔放入其中开始炖制。
碍于原材料的关系,刘芒今天也是第一次制作这道菜品。
“韩师叔,清汤中不加任何调料,是为了萃取汤中的鲜味吗?”刘芒将象拔放入汤罐中,加入清汤后问道。
“没错。象拔等会还要再处理的,现在调味的话,反而多此一举。”
“好了。要炖上一个多小时,先来准备其它的菜品吧。”刘芒将灶台上的火焰调成小火,盖上盖子,走到案板前拿起那块‘猩唇’。
猩唇古来就是珍品。《吕氏春秋.本味篇》:“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
晋人张协《七命》之七:“燕髀猩唇,髦残象白。”陈维崧《满江红·汴京怀古》词之八:“西务里,猩唇煮;南瓦内,鸾笙语。”
而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载侍郎刘金门出使朝鲜,则更详细:王宴之,酒半,出一朱盘,锦幂之,置座前,一人持小刀启其幂,乃人头也,大惊。既而割其唇以进,乃知为猩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猩唇像人脸,事实也确实如此。
刘芒眼前的这块猩唇应该是整块从驯鹿脸上剥下来的,虽然经过腌制,但五孔俱全,猛一看还真像。
这道用猩唇制作的‘香蒸猩唇’,是用蒸的形式来体现的。
刘芒先用温水将猩唇清洗一遍,洗去上面多余的盐分,然后用刀切成半寸厚的大片。
香芋又称槟榔芋,表皮黄褐色,其肉似薯类,但味道好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余味不尽,故名香芋。
刘芒取过一个香芋刮去皮,同样切成和猩唇大小差不多的片。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