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在厄运的路上(一)(第 1/3 页)
女儿闺房脂粉香,半开窗,碧空万里挂骄阳。
借着日光,两只柔荑风风火火地在泛黄的书册上翻找,一对表姐妹吵吵闹闹,时不时在对方皎白手背上拍那么一下,而其中头扎两尾麻花辫、紧身青纱裙的小姑娘伸开五指在册子上一按,螓首得意地晃了晃,道:“就与你说了是在前篇吧。”
表姐与她有五六分相像,乌发垂肩白衣裳,眉黛轻挑,虽有些悻悻然,却也得承认道:“这次就当是你赢了。”
青裙姑娘不依不饶,道:“什么当不当啊,我分明说对了。”
白衣姑娘搔了搔对方痒,夺过书册,道:“你到底是要看呢?还是要争呢?”
青裙姑娘努了努鼻子,只得作罢。
于是二女聚精会神在这本古书上。书名《大荒奇志》,其间多记载一些流传了五六百年的神话、传说、故事,今晨她们在书院听闻了一段朱魏王葬湖的凄情传说,念念不忘朱魏王对胡美人的痴,更是艳羡当中那块本该作为订亲信物的青缠双月鸾凤饰,这才跑去了藏书的斋院,借取了这本书志。
白衣姑娘觑着那些凄凄婉婉的字,指尖又在玉佩的图画上勾勒了几次,心神仿佛都许之,幽幽道:“倘使有人肯为我寻得这块玉,就算是乞儿、傻子,我也愿下嫁的。”
青裙姑娘掩嘴偷笑,道:“我才不想未来姐夫那么不济事。”她摇了摇自己的麻花辫,道:“阿姐死心吧,你收不到的。”
白衣姑娘收回心思,白了她一眼,道:“本姑娘凭什么收不到?”
青裙姑娘对守在窗外的男孩明晃晃地一指,道:“因为他早已答应赠与我了。”
男孩睁着一双眼睛,彼时从里面还看得出几分机灵,喃喃问道:“我有么?”
不知是第几百次抚摸这块青缠双月鸾凤饰,李拓道:“我有的。”
他一边颠簸摇晃着,一边收回了那块玉,死鱼眼睛随随便便向船外望去,温热的阳光铺洒在龙蛇江上,波光粼粼。
大荒九州几乎是以“回”字绕着龙蛇江天然成形,潮水由茫茫的汪洋涌入位于大荒正西方的雍海州后,一路绕过西南的豫石州,再途径正南、东南的荆琅州和扬柳州,继而浪赶着浪地直落正东的青蜃州与东北的幽凉州,最终在环过正北的并天州同西北的冀文州后,由雍海州重新回返于碧蓝的重溟中。
而大荒的第九州——中神州,在这块“回”字形的版图上,自然是内里的那个“口”。
正因为地理格局,毫无疑问的,龙蛇江成为了一条四通八达的重要水道。
只是一年里总有那么十几次怒波惊涛,使得行船翻覆,概率上或是极小,犹让李拓认为不稳当。所以他离开地处雍海州的白谧湖后,本是打马驰骋于官道向北奔往,借路冀文州、再经并天州、最后踏入她所在的幽凉州。
奈何他扬鞭了大半个月,几乎跨入并天州的地界,却听闻了她随船下荆琅州的消息。刻下再走官道,无论如何是赶不上了,别无他法,只得在冀文州府登船渡江。
事实上,乘船江畔实在比打马官道舒坦得紧,非但不必牵缰扬鞭,夹紧的两股也可以松弛下。楼船里还有可以小憩的房舱,即便算不得宽敞,却足以伸直脚;最受欢迎的当然还是厨房,东西南北的味道只要你说得上,厨子都可以炒。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