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东海大海战(第 1/4 页)
在蒸汽技术,中土制船技术和国朝本身的技术相结合下。国朝海军很快将一批本来准备进行处理的战舰成功改装,重新具备了战斗力。
这些战舰大多要么是年龄过大,木制船底被海水腐蚀得严重,要么就是驱动法坛的驱动速度已经跟不上大部队,而更换法坛以及配套的各种物件的成本又比新建一艘要贵。
所以本来是打算将它们拆除,能多少回收一些有用的物资。
不过现在只需要加装上贴有符纸的装甲和蒸汽动力设备,这些战舰就又能够继续加入战斗。
改装的成本十分低廉且快速,所以海军将领们批准了改装计划。
在一边承受着帝国海军攻击的同时,国朝海军也在积蓄着力量。终于当陆地上的国朝军队发动反攻的时候,海军将领们也觉得时机到了,积蓄已久的力量到了使用它的时候。
在国朝对叛军发动反攻的第三天,海军决定对帝国舰队发动反攻。
一大早,位于镇海御的海军军事港口,这里就已经开始在忙碌了。无数的水手,工匠正在为大船启航做着最后的准备。
这些大船内部的驱动法坛已经在数天前就被道士们开启并在稳定地运转。各种防御阵法,攻击法坛等等,道士们都在仔细的检查中。
新式牵引船喷吐着蒸汽开始围绕着大船航行,在船上水手的帮助下,将牵引绳索套好。
这些使用了蒸汽动力的新式牵引船一个就可以顶过去的五个老式牵引船,而且牵引的速度也是老式牵引船的两倍。
所以基本上一艘大型战舰只需要三个新式牵引船就可以了,这样大大地提高了舰队出港的效率,比预想的时间提前了半个时辰,舰队就完全在近海海域处摆好了阵型。
这一次参与战斗的舰船总共有上百艘,其中有几乎一半的战舰都是国朝的主力战舰远洋巨舰。这种主力战舰大小可以媲美一点两个中土标准战列舰。
装甲使用的是特别栽培的铁杉树,外围还有一层符甲。
而它的火力更是惊人,侧舷火炮多达三百门,哪怕是全钢制战舰估计也没办法吃上几次齐射。更别说他们绝大多数还铭刻了道符。
这种战舰几乎就是一种战略武器,威力强大的同时,造价也昂贵。
在平日里仅仅只需要这样的战舰一艘基本上可以掩护步兵攻下任何一个海滨城市,或者封锁一片海域。
或者把战舰拿去卖,也能买下世界上任何一座明码标价的小城市当一个土皇帝。
这也是为什么动用他们必须要皇上的批准。
作为本次打反击的海军总指挥,冯天正站在作为旗舰的威远号的观察甲板上。
虽然在与南洛亚帝国的数次交锋中,国朝海军工匠们总结经验修建了更加安全的船上城楼为指挥官使用,但是冯天仍然喜欢在原来的观察甲板远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
宽广的大海总是在无声地告诫着自己,人的渺小,哪怕自己脚下这艘战舰整整有三百六十米长,然而放到这海面上仍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木船,与海洋的宽广相比就什么也不是了。
在这里,他总是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平静地思考者接下来的战斗。
虽然反攻的决战地点被定在了东海海域上,但是沿途上还是要清理一些被叛军当做补给口岸的一些小岛。
道士们放飞了特殊培养的海鹰,这种海鹰可以与道士共享视野起到侦查的作用。
舰队的下方则有道门的海兽负责保护。这些海兽可是大胃口,为了调动他们,海军和与其合作的道门整整宰杀了上千头猪。
很快,舰队的前锋就开始对第一个岛屿发动了攻击。
这个岛屿本来就是一个无名岛,因为太小不仅官方没有在意,就连出海经商的海商们不屑于将这个岛屿进行开发利用。
也就叛军需要,因为他们当中的有些国家船只的确是有点太小了,和这个岛屿有些般配。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