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较量】(第 4/4 页)
李兆基马上附和道:“阿辉这个想法好些!一个地方一个是中央,肯定是中央背景更好。我记得当年中远拿下八号货柜码头的一个泊位,还是阿辉指挥的,再加上阿辉和内地的关系,中远肯定不会拒绝。”
郑裕桐眼前一亮,马上改口道:“我居然忘了这事,不错,就中远!”
林祖辉笑着说道:“放心吧,中远不会拒绝的!”
亚洲货柜虽然有英资、美资,但是股份较少,而且话语权也很弱了。当然了,怡和也无所谓,上了林祖辉这条大船,他们感谢还来不及。
接着林祖辉说道:“如此一来,我们既有英资,又有中资,在背景上就稳赢一筹。对于技术性的问题,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郑裕桐说道:“价高者得,这个应该是很重要的因素吧!我也研究过标书,我主张利用我们海陆联运的路上交通,经过香江几十公里路上交通。”
内河码头,就是海外贸易的货柜船,在屯门那里卸货,再转运至内地。说白了,那个地方就是满足内地需求的货柜码头。
郑裕桐不说还好,一说林祖辉就警觉起来,前世内河码头好像是李超人在控制。
那是不是说明,陆运污染环境,香港政府所以批给了李超人。有道理,海陆联运本身擅长陆运,那么吸纳海陆联运的亚洲货柜公司,就是采用这个办法。
“不行,不能走香江的陆运,污染香江的环境,我们就输了一筹!”林祖辉果断否决道。
郑裕桐无奈的说道:“你就直接和我们两个说说你的看法嘛!”
李兆基笑了出来,林祖辉两者两次否决郑裕桐的意见,但偏偏郑裕桐没法生气。
林祖辉笑着说道:“不好意思!其实,我也分析过港府的招标书,发现港府对环保、交通的条件,似乎更重视,其次才是标价。你们说,如果屯门内河标段拍卖,价格值多少?”
郑裕桐说道:“30亿港币”
李兆基点点头,说道:“差不多!”
林祖辉果断的说道:“所以,我们搞个13亿港币就可以了,其余资金多考虑环保和交通。出屯门港往西就是珠江口伶仃洋,北朔就是属粤省境内的珠江水系。所以,我们可以重视水运,组织30艘穿梭货船和15艘拖船的船队,仅采用150辆左右的货车分流走陆路。”
郑裕桐思考后,提出疑问:“走水运也有影响吧?”
林祖辉笑道:“答桉是肯定的,但港英政府好像不太关心粤省的内河的污染问题吧!”
郑裕桐和李兆基面面相觑,很快又同时点点头,还真是可能这样。粤省内河污染怕什么,内地正在改开,污染的事情还做得少么!
三人很快就几乎达成了一致,主要是听林祖辉的。
当然了,林祖辉也是大概意见,具体还得专业的人才来制定标书。
但林祖辉有些自信,一定可以战胜和记黄埔和新鸿基等组成的财团。
最后,郑裕桐感叹道:“怡和还在亚洲货柜占股15%,简直是便宜他们了!”
林祖辉笑着摇摇头,说道:“这项工程虽然跨越久柒,但港英政府必定会照顾英资,怡和是英国政府的伙伴,有他们,我才放心。”
郑裕桐一愣,良久才感叹道:“老了老了,考虑越来越不周到了!”话锋一转,他又说道:“总体来说,亚洲货柜发展至今天,确实非常喜人。特别是在内地的多个港口拿下,多亏了阿辉的功劳。”
内地一共是四个港口,最重要的当然是魔都港了。
林祖辉谦虚的说道:“我们占股最大,我自然要多用心。”
众人笑了起来!
今年李兆基和李超人在地产上较量了一番,如今大家又要在内河码头上较量。
当然话又说来,大家较量归较量,私人关系还算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