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破境(第 3/4 页)
因此这个可能性只能用再次一级的语言来说了。把它分成两个词加以解释说明,“无”和“限制”。
“无”描述的是可能性无限的和静止时的那一面,而“限制”是具体万物因其形式不同所导致的规定限制性。
而“无”和“限制”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是一般的高阶神职人员也理解不了的了。
西曼德说过,他说的“无”和“限制”是同一种东西。因为大家没有体悟,因此理解不了。他只能用这两个词来合起来说。
因此西美尼建议,把这个“丝”的特性叫做“无·限”。
用中间的点来把“无”和“限制”连起来,让人觉得这不是两个词,又不会让大家觉得这只有一个词的含义。
西美尼的建议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也正是这种解释,古堡的人才明显有种听懂的感觉和兴奋。
但是西曼德不同意,“无·限”这词虽然不错,但仍然是两个词,那个“·”就是“无”与“限制”的距离,虽然很小,但足以隔绝真理。因为,这个领悟原本就是这两个词完美的融合,没有一丝的距离。
但是把点去掉,“无限”意思又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西曼德自己造了一个谁都听不懂的词叫“阿派朗”。
总之阿就是无的意思,派朗就是限制的意思。这个“阿派朗”就是丝的本原。
万物源于——水——丝(真水)——阿派朗
“因此我们教廷宣布,阿派朗是世界的本原,以表示比水的本源更本源。”
听着地方神甫照本宣科的念着西曼德给大家的讲义。围观的人群都似懂非懂。只有老城主和小世子好像非常深刻的在思考。
神甫非常惊喜,因为平常讲到这儿的话大家都蒙了,今天居然有两个听众。
因此他就说道:“有事的可以散了,没事的可以听我继续讲。
阿派朗既然是‘真水’的本源,里面就必然可以生出冷、热和干、湿这两片小阿派朗。如果把水比喻成桃子,真水(丝)就是桃核,阿派朗就是桃核里面的桃仁,而桃仁有两瓣。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就是这两瓣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又界限分明。
其中:
冷和干组成润丝,便是土中之水;
冷和湿组成真丝,便是水中之水;
热和干组成淡丝,便是火中之水;
热和湿组成气丝,便是木中之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