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成长(第 3/4 页)
而且真要轮起来,杜飒面试之后是项目组第一个来公司报道的,对比起来他反而是“老员工”了。
所以,作为一条线同时起步的同事,他们既是同事但隐隐又是对手。
竞争在职场里一直是主旋律。
而这一次,杜飒先拔头筹。
讨论还在继续,不过关于具体视频内容的讨论,因为在这一块确实是新手,杜飒说话的次数就少了很多,逐渐的边缘化了。
听着他们一次次的分析讨论,然后不时的提到“菜鸟”这个因为杨帆原视频题目过长而提取出来代指他视频的名字,杨帆的心里感觉又千万只蚂蚁在爬。
真的太难受了,难受的想直接跑路。
但是吧,这还是项目第一次例会,甚至于第一期视频都没发,他肯定是不能就这么跑路的。
看来要给他们立个规矩了。
杨帆表面平静的靠坐在椅子上,等到他们把所有的事情多讨论完。
然后杨阳请示了一下杨帆:“杨总,您有什么要帮我们调整一下的吗?”
“挺好的,思路没什么问题,具体的剪辑这些我没你们懂,所以我也就不做太多的强调了。
我就说一点,你们不需要太过局限于‘菜鸟的一百种死法’这一个视频。
毕竟他虽然是同类视频,说起来算是我们的创意原型,但是我们还是更应该以我们自己的项目为主。
我们剪辑对象是这些主播,他们带来的效应不是原型能比的。
而且你们的技术肯定也比他要跟好。”
为了让他们减少提自己视频的次数,杨帆已经不惜在无限踩低自己的视频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被他的风格限制,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尽量祛除掉视频里和运营过程中受他影响形成的思维。
我们要发扬自己在这个项目里创新的部分,让他真正变成我们的项目,而不是一种‘借鉴’和‘抄袭’。”
其实这番话,杨帆本来是准备以后潜移默化里,在团队形成成长的过程中,告诉他们的。
毕竟做一个新项目,有一个对照肯定比没有对照来得轻松。
但是现在啊,无奈啊,不说的话,杨帆自己难受啊。
索性,就现在直接和他们交代了。
听着杨总的话,杨阳沉默了一下,他大概是对杨帆这段话体悟最深的。
自杨总进公司到现在,公司一直有种骄傲。
不论是创造了行业内奇迹的“办公室阿楠”项目,还是敢于挑战禁区的“余思雅”项目,公司都走出了自己的路,打下了浓厚的公司烙印。
而新项目,在他手上立项开始,其实就一直是有“菜鸟的一百种死法”的烙印的。
这很不“人生无限”。
所以,作为这将近两个月来一直跟着杨帆的成长起来的员工,杨阳在听到杨帆说要坚持项目自己,走出属于他们项目创新的时候,他心里一下就明悟了。
其他人倒是没有杨阳的这番体悟,但是杨帆的这句话,也会给他们留下一个印象。
这是一家要“做自己”的公司。
他们不是一个行业里的追赶者,而一直是领头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