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义兵(第 2/4 页)
“东西是送到了,可任务好像还没结束。你刚才不也听见了,叫咱们在这等着。”依然扛着旗帜的?戈晃了晃肩膀,懒洋洋的说,“咱是军人,叫干啥就得干啥,没什么好问的。”
稚英点点头,默默记住了这句话。
博犁大叔也曾说过,一旦披上戎装,就再也由不得自己。
这一路相处,成谯其实早看出稚英特别喜欢打听军中琐事,心里已多少猜到些他的想法。这时他便凑了过来,几乎抵着稚英耳朵说:“我看你还是别做什么猎人了,跟我们去戍守边关,如何?”
稚英笑了笑,毫不掩饰地说:“我是想当兵,但我想去当义兵。”
到这一步,他也不想再隐瞒自己此行目的。这些日子跟着这支小队一道行军,一道赶路,他看到了也听到了许多事情。他相信自己已做好经历这种生活的准备,而非一时头脑发热。
“你想去打仗?”成谯有些意外。
“不去打仗,军人该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呢?”稚英毫不客气的反问。
“咦,看不出小兄弟你……”两兄弟被稚英这话怼得尴尬,一时竟无言以对。
见这兄弟俩一脸难堪,稚英终于忍不住笑了。他笑得前仰后合,十分开心。两兄弟见状,相互看了一眼,就像一下子明白过来,于是也跟着笑了起来。
笑声中,踌躇满志的稚英再次审视自己“军旅生涯”入住的第一所军营——阅马场十分宽敞,既有营房设施,也有马厩和各种存放物资的库房,几乎就像是座军营。他满怀兴趣地打望这地方,憧憬着有朝一日穿上军服,骑着披甲战马在此整装待发的模样。
这晚,一路风餐露宿的头骨护送小队总算可以睡个好觉。
但稚英却难以入眠。
如果格里舒消息无误,现在到处都在招募义兵,那这河麗城里想必也有征兵处。所以,无论明日是否能够见到侯爷,他这趟任务也都要结束了。然后他就要找个地方去报名,去参加义兵。
也许老萨玛知道后要气得跳脚,但大好机会不容错过。
自打一百年前首次西征以来,但凡战事发生,安甸各国都会征募义兵,支援阙西建国事业。如今阙西已立国百年,但还是年年皆有义勇志士踊跃前往,或取功名,或求荣耀。连三岁小孩都知道,三大王国是阙西十三堡的坚强后盾,所有义兵都是去往西方,去跟泊洛人作战。
这就是我要走的路。想到这里,稚英怎么也睡不着。
“你在想什么?”见稚英在床上翻来覆去,躺在旁边的成谯问他。
“我在想,去那么远的地方,这辈子还能不能回来。”
“你就真那么想从军,想上战场?”
“可能从小受两位叔叔影响。”稚英双臂枕在脑后,望着黑暗中并不可见的屋梁,“他俩是老兵,在阙西作过战。在他们影响下,我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过别的计划。”他仿佛自言自语的说。
让我下定决心要走这条路的,其实是我那从未见过面的父亲啊。
据说父亲戎马一生,最后便死于阙西。但关于父亲的事,稚英从不跟任何人提及。
“其实我能理解你。”成谯这时转过身子,面朝着稚英说,“我那时也差点去了阙西呢。”
“真的?”
“当然了。”成谯说得很肯定,“十五六岁的时候,每个男孩子都有这想法。我那时还想过要挣一大袋钱回来,娶个漂亮女人做媳妇……对了,你今年多大来着?十五?十六?想没想过娶媳妇的事?”
“我就快满十六了。娶媳妇的事,从没想过。”稚英老老实实回答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