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章 给军垦农场支招①(第 1/2 页)

    看到陷入沉思的李昭,众人也都不再说话,都盯着李昭,而苏雅都有种化身小迷妹的感觉了。这是怕影响到李昭的思考了,也是李昭给众人的震撼太多了,就说生态农业吧,谁能想到一个蚯蚓就把本来没什么用的秸秆给利用上,还能养猪、鸭、鸡等,被震撼之后他们也往往会以李昭的意见为主了。

    现在给军垦农场支招,需要综合考虑农场的实际情况,你不能盲目的说一个项目,不然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现在农场就这么大面积,李昭他们来的时候也在车上大致看了,农场占地不小,但想再多开垦田地其实也已经不太现实了。

    湖边地带,如果都开上田地,那下大雨就会把土都冲进湖里,所以沿湖边一带种了不少柳树,防止土再冲到湖里的,而且这块地也不大,也就仅仅上百亩而已。山边一带还有一些石滩,靠近办公区这里建了不少仓库,有粮仓,也有农机仓库,这里还有农场的一个维修作坊,这一块不知道有多少。

    湖的另一侧还有一些地方是小山包,并不适合开垦成土地,用不了机械不说,还全是石头,那一块也比较多,占了农场的两成估计是有的,所以说这里说有万把亩地,但只开垦了四五千亩土地用于种植。这些是除了湖边之外所有能开垦的土地了,其他的建筑基本建的地方不是石滩,就是石头地。

    想了几分钟,李昭大概有了思路,就开始介绍了起来。李昭给出的第一项就是养鱼,有两百多亩的湖,不养鱼那岂不是巨大的浪费,要知道李昭可是见过六十年后高密度养鱼的,别人可是能在一立方的水里养十条以上的鱼。在湖里虽然达不到高密度的那种程度,但能达到别人一成的量,那也是大赚啊。

    这种养鱼方式很多人应该都见过,主要是用帆布的鱼池,构建水循环,做好过滤,并在水里通氧,一个鱼池百十方的水,养殖人员可以丧心病狂的放千把条鱼苗,只要喂养得当,病虫害防治到位,基本可以做到每斤鱼一两元的利润。不过投资也不小,如果自己不能解决一部分料的问题,挣大钱不可能。

    李昭给农场选的养鱼项目,就是准备模仿这种模式。接着李昭给他们介绍了起来:“其实养鱼我们只需要知道鱼生存需要什么就好了,第一需要的是水,这个咱们不缺,而且水质很好,你们每年收获万把斤与,也算已经证明这里的水质养鱼没有问题,而产量比较低,那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李昭接着说道:“第二需要的就是氧气,只有保证水里的溶解氧充足,鱼才能很好地生活。你们可能不知道,很多水发臭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中的溶解氧不够,而且水中的溶解氧太低,也会造成鱼大面积的死亡。下雨前或者天气特别闷热的时候,鱼浮头现象,就是水里的溶解氧不足导致的。”

    “第三是食物,这一点正是咱们这里最缺的,我们都看到了,咱们这的水非常清澈,直接喝都没什么问题,而且还是活水。鱼的食物的最终来源主要就是两种,一种就是水草和藻类,另一种就是各种水生的虫子,而咱们这时流动的泉水,这些正是这里最缺的。这样的情况下鱼的食物就非常少,所有养不了多少鱼,而且鱼长得也慢。”

    “第四就是防止病虫害。这里出鱼很少,每年才上万斤,这基本上是两三千条鱼,每亩产鱼才三十多斤。农场里有没有统计鱼苗投入产出比?或者说有没有出现过经常发现死鱼的情况?”

    这时张师长回答道:“投入的鱼苗不多,养之前我们就有战士说过,这水太瘦了,养不了多少鱼,没让放多少鱼苗。而且鱼确实长得很慢,最初放的一批鱼苗,基本用了两三年才长到三四斤,我们也是主要捕捞大的,每年再放一批鱼苗。死鱼的情况倒是非常少见,基本没有怎么遇到过。”

    李昭听到这里,也是满意的点头,接着说道:“那么我们想多养鱼就是解决后面三个问题就可以了,这里的鱼种,我想应该是鲤鱼、草鱼、鲢鱼三种为主吧,现在我们可以加大草鱼和鲢鱼的养殖数量,目标再放二十万到三十万条鱼苗。”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希腊神话 北齐怪谈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万历明君 巡狩江山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我在木叶练吐纳 星海王座 沉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