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九章 参观军垦农场(第 1/2 页)

    说的时间不短,其实也没用多长时间,毕竟村子也不大,包括路上用的时间,这也才三个小时。由于今天来的人一半是私事,一半公事的,张师长就提议,今天都去军垦农场,今天的事情是他起的头,算他请客。

    其实这也是张师长在照顾李昭他们家,今天包括司机、警卫员来了有十几个人,李昭老爹肯定要请客,现在农村的情况,他们这些人也都明白,虽说李家村过得不错,但这要是让李父请一餐,那最少要吃掉李家半个月口粮。

    所以来的人都表示同意,只有李昭父亲不愿意,今天不同,苏雅一家过来,对于李家可是大事,怎么可能到别人那吃饭。不过,最后李昭老爹没有拗过张师长,不仅是张师长,就是苏父也是让一块去农场。所以一行人都去了军垦农场,包括李昭一家,还好今天来的人不少,军车就开了六辆。

    其实今天最大收获的是李昭,这等于双方直接见了家长,而且双方都很满意,后面只要确定日子,直接领证结婚就可以了。李昭不禁心里感叹,还是这个时代好啊,什么彩礼统统没有,房子更是问都没问。

    众人分配车辆,李昭就拉着苏雅坐到了警卫员的那一辆车里,他可不想再被人打趣了,而且好好的约会也被破坏了,说是巧合,但李昭真的有点糟心。

    李昭母亲则和苏母带着李昭的嫂子、侄子们挤一辆车,李昭父亲、张师长、李昱、苏父他们挤一辆车,两位首长坐一辆,一行人就奔军垦农场去了。

    中午吃过饭,休息一下之后,张师长就带着众人参观军垦农场。这个军垦农场在李昭他们东北方向,到他家的距离估计和他家到轧钢厂的距离也差不多。也是在山脚下,但不同的是,他们这里自涌泉比较多,这里原本算是滩涂地。

    外围的田地早已经被开垦了,只有中间靠近山的这一块有近万亩没人开垦。当然也是有原因的,过去这一块地只要下大雨基本就会被淹,干旱的时候基本算是沼泽,都是芦苇荡,村民基本没有实力开垦。

    开始军垦的时候,就是将中心地带的淤泥清理出来,将一些低洼的地方填高,也就是他们能动用机械,不然一般人还真没办法将这里清理出来。最后形成了这一片湖水,由于湖面都是清淤来的,所以水倒是不深,最深的地方也就五六米深,一般的地方只有三米左右的深度。

    湖水面积倒是不小,估计有两百多亩,这可是养鱼的好地方啊,李家村他们挖了几年,才挖了几亩地大小,别人这就是两百亩水面,没法比。这里为了解决水患的问题,还专门修了水渠,建了水闸,如果水位高了就开闸放水,如果水位低了,就关闸门。闸门旁边还专门留了漫水的地方,平时水位不高,水就直接从那里漫过去,这样可以保持水位基本不变。

    而农场的主要设施就是在山脚下,湖边这一块,饮用水当然是直接从泉眼引来的,当然别人是用的管道,和李昭他们的竹子是两回事,当然这里是通电了的,这一点也是没法比的。

    这里大概有四五千亩土地用于耕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看到这里,李昭父亲也是眼热,还有一些地是作为林地和建设用地使用的。这个农场人员也才一千多,不仅种了四五千亩地,人家更是养了几百头猪,外加一两百头牛,羊也有几百只,鸡就更不用说了,那都不是论只了,别人论养鸡棚,每个棚里少说几百上千只,人家是有十几个养鸡棚。

    这时张师长也是边走边介绍情况:“我们这里大概有两百五十亩的水面,每年大概可以捕捞一万斤左右的鱼,由于我们这的水主要来自涌泉,所以冬天水面大部分地方是不结冰的。出水口和李家村差不多,也是修了水闸的,一般都是保持现在的水深。”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