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斥候小队(第 3/4 页)
鱼池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一处人工改造的活水。
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愈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
修建秦始皇陵的时候,在西侧修建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
大坝长一千多米,宽四十余米。
大坝的下游,正是冯嚣亭率领的五万都尉军营地。
在大坝的闸门处,此刻正潜伏着一支来自骊山县的哨兵。
“咱们带的火药够吗?要不要让小崽子们再送点过来?”一个身材瘦削汉子说道。
他穿着黑色保安制服,后背上保安的字样换成了“黄家军四师二团”,肩膀上扛着一杠带一颗星的肩章,是黄家军连长级别的战士。
他怀里抱着一个麻布包,方方正正的,背后还带着一个麻布包,也是豆腐块模样。
这个一杠一叫氟,是元素周期表小队的成员,负责硝石的收集,同时也是黄家军火药兵团的二连连长。
他原本是骊山的一名刑徒,因为在扫盲学校毕业考试中,化学成绩满分得到破格录用。
旁边的人看了他一眼,说道:“连长,团长说了,就咱们扛的这些炸药包,别说是炸这个鱼池,就是炸皇陵,也能炸塌了!团长还让咱们收着点呢。”
这些人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引起下游秦军的注意。
在大坝的陡坡处,一个哨兵正拿着望远镜对着下游秦军的方向看,“你们快把引线埋好,我看到他们的军旗了,估计他们马上就要从军营里出来。”
哨兵名叫偃南,二十出头的年纪,人长得黑瘦,不注意还以为是昆仑奴。
偃南是九江郡六县人氏,早年跟着英布在家乡厮混,去年和英布在临潼伏击黄贺,被一并收编。
黄家军成立哨兵时,偃南因为人机灵被选中。
偃南平时说话,总是带着浓重的南方口音,队里的人都喊他南蛮子。
偃南为人性子跳脱,擅长追踪,是哨兵小队的开心果。
他的脸上,还有刺字,听说是当初和英布一起受的黥刑。
黄贺的斥候军,都是从军队中优中选优的特种兵,他们或许在格斗、器械、文化等方面不是最强,但是论全面性,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
无论是追踪、刺探、放哨、武器使用、物理化学小常识,他们都懂。
而且这些斥候还掌握了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