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斥候小队(第 2/4 页)
阿兰还没有学会母亲骂人的本事,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自己的西亭智哥哥能够平安归来。
阿兰的母亲骂的口干舌燥,嘴边冒着白沫,她忽而压低了声音问道:“阿兰,你实话告诉我,那些官老爷为什么偏要打咱们骊山县?是不是黄大仙得罪了什么人?”
阿兰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亭智说,好像是朝廷要向大仙征收粮票,大仙不给,朝廷就要派兵来抢。”
“粮票?”阿兰的母亲愣住了。
粮票是什么,她这个妇道人家最清楚了,那是比真金白银还要值钱的东西。
那些花花绿绿,印着黄大仙头像的粮票,就是骊山县的硬通货。
上至各大商行,下至贩夫走卒,买卖东西,全都靠粮票。
在骊山,没有粮票,简直是寸步难行。
在这里,秦半两都不如粮票好使。
阿兰的母亲心里明白,朝廷这是要断她们的根,要把粮票变得跟秦半两一样。
秦朝因为青铜、铁的短缺,制造出来的秦半两铜钱,缺斤少两,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一些商家甚至还不收破损的秦半两,这就让许多老百姓吃了亏。
“玉皇大帝、各路神仙,请求你们保佑黄大仙,赶跑这些该死的秦军,保佑咱们骊山县免受兵祸。”
黄贺的宣传工作已经做到位。
大街小巷都张贴着秦军即将攻打骊山的消息,骊山县城的各大人员聚集处,都张贴了告示,上面历数秦军三大罪、八大恶行,着重描绘了城破家亡的惨状。
同时表明了黄贺的态度,告示上最后写到:
“我们的骊山县已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骊山县的各界、各军密切的团结起来啊!
全县一切不愿当亡县奴的同胞亲密的团结起来啊!
实行一切必要的手段来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了这个任务,就一定能够打倒来犯之敌!
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骊山城中,宽大的街道上空荡荡的,不见半个人影,店铺门头上的灯笼孤零零的挂着。
往日的车水马龙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寂静,死一般的寂静,仿佛暴风雨来临前,没有声响的山谷。
骊山城外,鱼池河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