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秦晋(十) 故情新事(第 3/3 页)
“谁不说呢,我说好说歹地拦着,让他且忍耐几年,等阿荆年长些,他却不肯。”
这才是慕容氏最想说出的话。虞夫人也明白了,便笑道:“你果真是个贤良的,五公子是个有福的。”
云津正自默默听着,若臻便在旁边低声道:“有件事请教参军。”
云津忙道:“县君请讲。”
这陌生的称呼令若臻心中有些异样的一动,她想起云津从前称她为若臻或若臻女公子,而她则称云津为姑姑。那时候她以为自己总有一天得称之为舅母的,谁知事异时移,阿舅竟未能如愿。而她们,竟至于以职务、封号来相称了。
“你还是像从前那样称呼我吧。”
云津便一笑:“那若臻女公子,有何指教?”
若臻沉吟浅笑,这便是阿舅心尖上的女子,守礼而不拘礼。她反倒也不扭捏了,于是便直问其事:“近日郎君忽说起从前吃过的一种粟米汤饼味道极佳,我问是哪里吃的。他起初不说,后来便说是你做的。我倒试着做了几次,他嘴上说好,可分明失望。我想请教下做法。”
云津不觉暗自慨叹,从前住在威烈将军府时,她多次食用过若臻所做的食物,无论色味还是菜品之丰富,堪比名厨佳肴。然而令狐嘉树念念不忘的,却是一碗粟米汤饼。她心中不由想起当日那寻常巷陌里的寻常女子。那容颜清冷的女子面带和煦微笑,素手起落间,淡淡鹅黄的汤饼如鱼翻滚的情景如临眼前。
她很想告诉若臻,令狐嘉树忘不掉的汤饼,不是她做的。然而她终是忍住了,那爬上口边的话语,许久才慢慢落回到心里去。
“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胡乱做的。”云津满口的敷衍:“你知道的,我不会做什么吃的。”
若臻呆了一呆,笑道:“改日上门请教吧。”
云津正想着该怎样回答,便见韩荆颤悠悠举起一杯酒来,对她一笑:“阿荆敬先生,先生愿教导阿荆,是阿荆三生有幸。请先生满饮此杯。”
原来他也会笑得啊,而且笑起来这样好看。之前他们都说这阿荆端严沉稳像韩高靖,可是在云津看来,这一笑才像极了韩高靖。
云津只觉心里说不清的冷冷暖暖,忙接过酒杯来,饮了酒:“阿荆,能收你做弟子,才是我三生有幸。”
韩荆又是浅浅一笑,在云津默默无言的注视中,坐回了慕容氏身边去,又仿若那个小大人般,不言不笑。
众人见了韩荆如此懂事知礼,又是一阵赞叹。
“过一阵子,我和内人要去趟泾阳,阿荆不如就住到顾参军家里吧。你们如此投缘,也方便教诲。”韩江忽然住了酒,说道。
韩高靖正沉吟间,虞夫人却道:“五公子与慕容阿妹有事远行,把阿荆放到我那里吧。顾参军事务繁忙。到了去从师的日子再过去也一样的。”
这才是正理,毕竟是亲伯父伯母那里,韩江倒无可回话了,只得道:“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