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拓土(十二)饮酒有道(第 2/4 页)
说着便命人撤去了席间之酒,又道:“我近日新得一造酒士,不但于各种佳酿俱各通晓,且深明饮酒之道,便请来为世子佐酒。”
杨灏不觉深为感叹:“怪不得晋阳城中的豪富天天削尖了脑袋往先生这‘风烟馆’里钻,原来先生这里无一不是做到了极致啊,饮酒、品茶、菜肴、景致都是世间难得的啊。”
慕容平川淡淡笑道:“粗浅小道罢了,如何比世子经世治国?”
正说话间,厅门再开,那家仆竟引着一妙龄女子款款走来。那女子娉娉袅袅行至堂下,行礼问安,随后便屈膝跪坐。身后跟来的侍女便将酒壶递到席间侍奉的侍女手中,那侍女便先到杨灏案前倒了酒,又到慕容平川案前奉酒。
慕容平川伸手取酒,问道:“这酒为何不烫热便奉上来?”
那女子便欠身回道:“这是去年秋天我在雍都时,用新秫酿的杜康秫酒,正该配这新炙牛肉方可显出豪兴来。只是炙牛肉本是热食,若再以热酒相佐,口感重叠,佳味难辨。但如以冷酒相配,又不合脾胃之道,是以这酒是温的。这酒才过一载,味道仍不够醇厚融合,若待明年再饮,自有一番佳味,如以三年为期,始能称得上佳酿。事起仓促,请世子和先生勉强凑合。”
慕容平川便转头向杨灏举酒,此时宾主之间酒已敬过三巡,再饮便随意得多了。
杨灏便问那女子:“雍都到晋阳路途遥远,你一个女子,是怎么带来这些酒的?”
那女子回道:“回世子,原本凭一己之力不能多带的,正赶上威烈将军派人护送最后一批士大夫家眷来晋阳,我便跟着一起来了。”
杨灏不再多问,饮了酒,长叹一声。
慕容平川便问:“是否酒味不佳,不如再换一种吧。”
杨灏摇摇头,犹在叹息:“此酒倒是晋阳常有的秫酒,但不知为何又格外清冽醇香,且正如贵执事所言,以温酒配炙牛肉,滋味更佳。如果这是凑合,那我愿意一直凑合着。”说罢畅快大笑。
慕容平川笑道:“世子不知,她上一回从她家里拿来了一种叫作‘竹青酒’的佳酿,味道十分不错。改日奉上一坛与世子。”
那女子浅浅微笑,虽是制止之言,却语声柔缓:“先生将妾以拙劣技艺所酿之酒奉与世子,妾荣幸无比,但‘竹青酒’并不宜于此时。”
杨灏不由转头看向那女子,见她犹自侃侃而谈:“‘竹青酒’禀赋寒凉,可解暑热,当夏日炎炎,饮此酒可有回雪卧冰之美,犹且不宜多饮。何况如今序属三秋。上次先生不过试饮,且八月天气尚未如此寒凉。”
杨灏便问:“酒也有季节之分?”
那女子点点头:“四季寒暑,天地之道。人处其中,饮食服饰起居皆有物候节气之别。饮酒亦属饮食之道,入口入腹之物,岂能不格外谨慎。饮酒之妙,妙在合时、宜景、入境。”
杨灏一边把玩手中酒杯,一边问道:“那你说说一年四季各该饮何酒?”
那女子从容回道:“春日溶溶,百草摇动、百花盛开,若以花草青汁兑入酒中,酿成百草百藤之酒,味道极佳,且合时令。炎炎夏日,若能以西域葡萄佳酿以桶密封镇入冰中,不但解暑,更助酒意。秋日五行属金,白露为霜,当以金茎露为最佳。冬日天寒,黄酒围炉,不但驱寒,且能开胃。年下有屠苏酒、端午有雄黄酒、寒食有杏花汾酒,中秋有白露饮……不但要合乎季节,实在也应对景对情,方有饮酒之趣,此中之道微妙,当随机而化,没有一定之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