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军歌嘹亮(第 1/2 页)
仅用了一夜一天的功夫,到第二天下午,近一万三千只步枪,就分发到了新唐国的各个警察局。为了做到这一点,萧峰不惜亲自下令让雪风号驱逐舰和美人鱼号货轮出动帮忙,雪风号全速航行,航速高达三十六节,而美人鱼号的航速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五十二节。一舰一船分工合作,雪风号跑距离近的地方,美人鱼号跑距离远的地方,仅用了不到二十个小时,就完成了这次的武器运送任务。
警察们手里有了武器,心里马上就有了底气,不再像前几天那样,见了闹事的只能远远的躲到一边,等着收拾残局,而是手里拎着崭新的四一式半自动步枪,或是粗壮的m1半自动步枪,一看到哪里有人闹事,马上就兴奋地操起家伙冲上去,强行驱散闹事的人群。一开始,那些闹事的暴徒还不知就里,以为这些警察虽然手里拿着枪,可充其量也不过是摆摆样子,吓唬吓唬人罢了,所以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胆子大的甚至操着棍棒铁锹的家伙,指手画脚的公然跟警察叫阵。哪知道警察已经得到了可以杀人的命令,对付这些家伙,警察们不在使用口舌和棍棒,而是用刺刀、用子弹跟他们说话。
还没等警察们大开杀戒呢,仅仅死了几个人,那些欺软怕硬的原生土著们就怂了,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远远地一看到警察的身影,就赶紧撒腿没命的飞逃,有的甚至吓得手酸脚软、失魂落魄,连路都跑不动了。在如此爆裂烈手段**之下,几乎蔓延到全国的骚乱局面,竟然在几个小时之内就给压了下去,等到天完全黑透的时候,街上就已经空无一人了,所有人全都老老实实的躲在家里,不敢出家门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全国各地的警察们日夜轮班在街上巡逻,整个新唐国的治安一下子变得出奇的好,因为实行了宵禁,人们晚上是肯定不敢上街了,就是白天走在大街上,也是小心翼翼,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一不小心把警察招来,他们可是真敢杀人的。
就这样平静的过了几天,等到第六天早晨,雅加达的街头却又一下子热闹起来,不过这次的热闹好像与民众不大相干。七点多钟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大小车辆,就从新唐国各个最高政府机关开了出来,**、**、上下院议长、国防军司令、**各部部长的车都出来了,再加上各个**的跟班警卫乘坐的车辆,车辆的数目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这所有的车辆很快汇集到一起,在大街上组成一个规模颇为庞大的车队。然后,这个庞大的车队在一大批军警的前呼后拥下,缓缓向城西驶去。
看到这种从未见过的壮观场面,看到的民众心里都是大为奇怪,惊慌的互相小声议论着,以为又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胆子大的就跑到执勤的警察跟前,小心的打听是怎么回事。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前几天还一脸凶神恶煞的警察,现在却突然转了性子,笑嘻嘻的告诉他们:“国防军司令部要在城西开一个表彰大会,给在作战中立下功劳的功臣们发军功章,你们若是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给作战中立功的功臣发军功章?听到这个消息,那些民众先是一愣,军功章是个什么东西,他们根本不知道。不过接下来,他们的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整个国家所有高层都去参加的大会,肯定非常重要,既然警察们说可以去看,那就非去看看不可!于是赶紧呼朋引伴的向着城西奔去,谁都知道那里有一片好几千亩大的空地,表彰大会肯定是在那里召开。于是,这个消息就开始像长了翅膀似的风传起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城就都知道了。知道了这个消息的民众,只要是白天不上班,家里的房子也没有塌下来的,就纷纷负老携幼,争先恐后的赶往城西,这种千载难逢的热闹,谁也不想落下。
一夜之间,雅加达城西的空地就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平平整整,在空地靠近中心偏北一点的地方,已经用竹子和木头扎起了一座宽大的高台,高台周围旗幡招展,从政府机关开来的汽车,一排排整齐地停放在高台的后面,官员们已经在高台上的遮阳棚下就坐,正兴奋地交头接耳,互相小声讨论着什么。在高台顶部遮阳棚前檐的正中,挂着一个长长的红色横幅,横幅上用大大的白色汉字写着:新唐国防军功臣表彰暨授勋大会。
在高台的下面,有数不清的新唐国防军士兵,排起望不到头的队伍,正在值班军官的指挥下,一队接一队有秩序的入场。
大群的民众很快也赶来了,不过他们没机会靠近表彰会现场,因为在距离会场二百多米远的地方,每隔几米远就有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警戒,上千名如狼似虎的士兵,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圈,把表彰会现场严严实实的围在中间,所有的平民,都被挡在警戒线之外,严禁任何人靠近。
入场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少,可是在严明的纪律管理之下,入场速度很快,没有吵闹,没有喧哗,一支支队伍静悄悄的入场,依次进入自己的位置。很快就在高台前组成一个横直都是直线的巨大方队,严整的就跟围棋盘差不多。
部队入场完毕,马上有一名少校军官跑到台上,在前台中间站定,用双手打着拍子,指挥所有部队一起合唱新唐国防军军歌。新塘国防军军歌的名字叫做《精忠报国》,没错!就是后世那首有名的歌曲。随着值班军官手臂有节奏的起落,几万条汉子一齐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大洋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