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古北山大营(第 3/4 页)
不要说一百万了,就是二百万都行。
反正不用朝廷出粮出钱,只需要将百姓的户口从民户划分到军户就行了。
军粮自筹,武器自备,朝廷不费一分一厘,就得兵两百万!
平常只需要士兵在家务农,只有在战争时,在让他们自备粮草武器上战场打仗就行了。
一群命贱的泥腿子还想跟圣人子弟一样吃皇粮, 想多了。
至于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会不会几万人被几十人追着打,那就不关朝廷的事了,反正死的又不是圣人子弟。
什么同胞?子民?
开什么玩笑,什么时候泥腿子也成同胞了!
什么时候贱民也能跟士绅一样称子称民了!
你不是子民!《大宋(明)最高学府,侵宋(明)太学院宣言》……
额尔巴拉自跟随大部队经过十多天的路程后,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额尔巴拉被分在了蒙古正红旗南镇、左联、左营、左参、右佐、右佛、左骁、右什、左伍。
额尔巴拉与自己左伍所在的四民同僚,在一名蒙古伍长的带领下一起洗过澡后。
又在一名女真正白旗士兵的带领下,来到一处帐篷。
在帐篷中五民汉人书办的询问下又登记了自己的相貌,姓名以及家里情况。
额尔巴拉在帐篷中登记完后,又被领到隔壁的帐篷中领了一份木质的腰牌与一份纸质的旗诰。
额尔巴拉看着手中的腰牌,好奇道:“这就是我的名字吗?”
一旁的蒙古伍长,替他解释道:“对,看见了没有,这五个字是蒙古正红旗,这四个字你的名字,额尔巴拉。”
额尔巴拉不好意的抓了抓头道:“伍长,我不识字。这都是什么字啊?”
“听说叫汉字!”
“汗字啊!大汗的字啊,怪不得我看不懂。”
额尔巴拉在领过腰牌后,又在正白旗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处土坯建造的库房中。
这座库房外排队着很多与额尔巴拉一样的正红旗士兵。
额尔巴拉看到别人在排队,他便跟着伍长排在了这群人身后。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