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古北山大营(第 2/4 页)
经过朝廷征发一万多徭役, 耗时一月终于建成了一座可驻扎十多万大军的永久性大营。
整座古北山大营共分成五座相连又分割的凵字形大营。
因为古北山北靠崇山峻岭, 故除外围的三面是用土坯堆砌成一丈多高的土墙外。
靠北的一面是以山为天然屏障。
整个古北山大营共占地十平方公里,已经跟一座县城差不多大小了。
其中营地的长宽有七八里之长。
古北山大营共驻扎五旗兵马, 其中分别为完颜乞奴的蒙古正红旗。
完颜赛也的吐蕃正蓝旗。
易郡王完颜从宪的吐蕃镶红旗。以及女真正白旗和汉军正白旗。
其中女真正白旗驻军最北面靠山的大营。
汉军正白旗驻军西面的大营。
蒙古正红旗驻军南面大营。
吐蕃正蓝旗驻军东面大营。
吐蕃镶红旗驻军中部大营。
因为古北山大营平时只驻军战兵与四万多少量的苍头,与六万多少量的马匹。
故此古北山大营有三万多顶毡包,以及少量的土坯房。
用毡包的原因还是在北方毡包对风沙寒冷的防御比帐篷强。
一座古北山大营每年要耗费五十多万石粮食,这还是平常时期苍头马匹减去百分之七十情况下的耗费。
如果战争时期将苍头马匹补全,那光是古北山大营一年就得耗费百万多石粮食。
那样的话,完颜璟也就什么都不用做了,朝廷所有财政全部拿来当军费就是了。
所以说自古以来一直是建军容易养军难。
这还只是军队在驻地不动的情况,如果军队开拔作战,那军费估计又得翻一二倍之多。
当然了这是建立精锐军队的情况下才会这么贵。
如果像朱元璋一样为了数量而不要质量的话,那完颜璟也可以建百万大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