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狗4 不要悲伤(第 2/4 页)
很快,旅人宫如静全部著作,都堆在了一块白色绸缎上,明宗成收掉了巨大的书塔。
“旅人的书,一共117部,都在这儿了,其中有六本是残稿,旅人没有写完。”
“一百多本,真能写啊。”赵刀虏感叹,“无法想象,听闻重岳的皇学园里的老学究们一辈子也写不出几本独立作品传世。”
“去的地方多了,自然有很多故事,而且游记小说之流和经典文学还是有差别的。”明宗成说话的语气很平淡,不知道是早已经过了惊叹的阶段,还是本就没把宫如静的惊世成就当成赵刀虏口中“无法想象”的创举。
——
小呆眼挑中了三本书,一本《旗与歌》,一本《国士》,一本《无涯猎鲲》,赵刀虏挑了一本《冰雪传说》,据他说这是他小时候就看过的,不过内容快要忘光了,只记得非常喜欢,如今有机会,便想再看一遍。
于是赵刀虏和小呆眼成了明宗成在豁沐走廊唯二的顾客。
所以他没收钱,在这个充满血腥杀戮的地方,能有人愿意看书,已经是最让他觉得幸福的事了,在横穿豁沐走廊的时候,遇到好多战士小队,无一例外地都对他报以怀疑的眼光,甚至还有动手的,不过都被他甩掉了。
就像旅人写下游记,让碧荒知道碧荒,他的想法是传播书籍,让思想知道思想,两者都在沟通世界。
小呆眼也不跟他客气,拿了书,掉头就回营地看去了,不再理会他。
最后还是赵刀虏硬塞给他几枚金币,说是不喜欢欠别人。
明宗成只好收下,而后向西南方而去——正是重岳的方向。
“我也算是追寻旅人的足迹,很想看看重岳的雕山为城。”离去前他这样说道,浅蓝色的眼睛在日光下泛着奇异的色彩,“然后去四月,看看旅人的故乡,看看那传说中伴随神落而生的四轮紫月。”
如来时。
蓝衣白袜木屐,斗笠驼牛竹箱,还有一杆旗,上面绣着“万丈书山”,铃铛声远去。
赵刀虏看着他的背影,觉得碧荒真的太大了,那些风雅有才饱学多识的文学家写的书们,都多成山了呢!
从来没有方向也不思考未来且常常无聊的他,忽然觉得有好多事可以做。
——
傍晚,赵刀虏燃起了旺盛篝火。
小呆眼就着火光,一边看书,一边吃着补给营送来的糕点。
由于小呆眼看着的正是那本《冰雪传说》,赵刀虏又表示对其他三本没什么兴趣,也不饿,便盯着小呆眼发呆。
小呆眼发觉之后,赵刀虏便被飞来糕点糊了一脸。
抹一把尝尝,赵刀虏笑着说:“挺好吃。”
然后继续看少女看书。
一会儿,少女小声儿嘟囔了一句:“冰雪而成的国家,到处都是雪——怎么看怎么像假的。”
不再有飞来糕点,因为小呆眼已经入迷了。
赵刀虏觉得挺好,这下她可不烦了。
很快,舟年等五人一同归来。
历择言咋咋呼呼。
“狗队!在坟里的时候,我们看到这边儿出现了一个,嗯,巨大的墓碑!不过没多久就又不见了!你们看到了吗?”
时生纠正道:“说了不像墓碑了,像座圆塔!呦,队长看书呐!书可是好东西,不仅——额,反正就是好东西,队长就是队长,比我们这些粗人有追求多了。”
小呆眼看了看众人,没说什么,继续低头看书,百露糕塞得腮帮子鼓鼓的,嘴角还沾着碎屑。
“都看见队长手里那本书了吧?”赵刀虏说,“那就是墓碑上扣下来的一个碑文,嗯,或者大山上的一块儿石头。”
可是众人似乎没听到这话,而是发现新世界一般,争先恐后扑向堆成小山一般的补给营送来的各种补给。
“哈!狗队,您可真是太行了,说到就做到,不愧是头儿!”
“嗬!我看到了什么?!兄弟们,醉千秋!一两千金的美酒啊!”向来敦厚老实稳重的邻普破天荒地兴奋的像个小孩子。
舟年瞬间暴走,眼睛瞪得铃铛似的,怪嚎道:“哪儿呢!哪儿呢!老子要喝醉千秋!”
被打扰的小呆眼恶狠狠地抬头,对众人吵嚷非常不爽,不过这次她忍住没发火,只是抱着书走进帐篷,一方面是大家看起来真的很开心,另一方面是狗子会解决的,自己可以把一切时间都花在书上,省点儿口舌。
果不其然,赵刀虏看在眼里,便不得不替她发声。
“都安静点儿!大家闺秀看书时间,不允许破坏此刻,嗯,文雅的气氛!”
赵刀虏半玩笑似的话惹得众人都乐了,而且也纷纷听从地不再闹腾,取而代之的是一阵不停歇的大嚼特嚼声,其中舟年已经是吃喝与烧火并行,准备实实在在地大吃一场了。
豁沐走廊、杀人和大家闺秀、文雅,这两种天差地别的词汇结合起来,怎么想怎么有趣。
只有陈平一脸傲气,没去“抢食”。
“狗队,那墓碑,或者大山,是那个万丈书山吗?”他问。
赵刀虏一愣,继而笑了。
“你居然知道?”
“我爷爷给我讲过,说是有个旅人宫如静一般的绝世高手,身负一座通天的书架,带着一头牛,贩书碧荒,叫做明宗成。”
“你爷爷怎么知道的?那人的确叫明宗成。”赵刀虏有点儿震惊,倒不是震惊于他的爷爷,而是——宫如静一般的!绝世高手?!
嗯……没准儿还真是。
绝大部分灵师化界,能有一间屋子的大小,就已经很不错了,而那个卖书的,至少相当于化出一座巍峨巨山的界,谁能保证他的界正好是只够放得下那个书架的程度呢!也许那书架只占很小一部分也说不定。
想想就惊悚。
只不过,那样的人物,看起来也太没绝世气势高人风范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