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大理寺判决,民怨爆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第 2/4 页)
“苏状元,该走了。”
此时,刑部尚书滕元发突然出声。
一是怕再说下去苏子由绷不住,二是牢里还有人等着苏长歌。
“有劳滕兄了。”
听到声音,苏长歌点点头。
随后,他便跟着滕元发,在众人的目光下消失在刑部衙门内。
走进刑部大牢,视线陡然昏暗下来,唯有两侧的火光照亮前路,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弥漫,很难闻,让人忍不住蹙紧眉头。
但嗅了一段时间也就习惯了。
“苏状元。”
“都察院和大理寺,还有丞相、宗室都在盯着。”
“只能委屈你在牢里待段时间。”
滕元发开口。
“无妨。”
苏长歌没说什么。
如今各方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继续像之前那样住在小屋,必然会惹来非议。
再者,自己现在就是要卖惨凝聚民心,越是势弱,百姓越忍不下去,若是过的舒舒服服,反而会影响他此番布局谋划。
就如此,两人未在言语。
苏长歌一路走到最深处的牢房,只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那,负手而立。
“臣见过太子殿下。”
认出对方是谁,苏长歌拱手行礼,脸上半点没有意外之色。
“嗯。”
太子应了一声。
随后,他朝滕元发挥挥手,对方识趣的离开,并将狱卒一并带走。
“苏爱卿,如今每日都有几十份请愿书从各地送来,皆是为你求情,希望能法外开恩,赦免你死罪,你对此有何看法?”
太子开口询问。
他这番话,明着是问有何看法。
实际上是问苏长歌下一步打算怎么做,毕竟如此大费周折的凝聚民心,甚至不惜以身作饵,总不能就是为了赦免死罪吧?
“臣恳请太子殿下,将此案交由都察院和大理寺秉公处理。”
苏长歌开口,没有半点犹豫。
“大理寺?”
闻言,太子有些惊讶。
谁不知道。
大理寺和都察院是丞相那边的人,让他们判决,能做到秉公处理?
但很快,太子就反应过来,苏长歌这摆明是想将都察院和大理寺放在火上烤,但凡稍微判轻一些,宗室王爷和那些想置他于死地的士绅都不答应。
而若是斩立决。
本就心存不忿的百姓必然感到心寒。
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
都察院和大理寺为了自身利益,肯定会判苏长歌斩立决,讨好宗室和士绅。
换而言之。
苏长歌此举其实是在逼迫百姓。
想到这。
太子奇怪的看向苏长歌。
难以想象,一向以仁义闻名的苏长歌,竟然会如此操弄民心。
但他又转念一想。
自古以来圣贤有几个傻白甜?剖开心一看全特么是黑的。
他们只是在百姓和读书人眼中纯粹无暇,但用起权谋手段来,可半点都不比奸佞贼子差,甚至还要超出数倍不止。
“本宫明白了。”
太子点头答应一声,接着问道:“苏爱卿,那你准备如何了结此事?”
“还没想好。”
闻言,苏长歌摇了摇头。
他并非藏着不说。
只是确实没想好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或者说没想好用那种方法。
最简单自然是手搓天地异象,有天命加持在,又有民心凝聚,无论是谁,碰到了都要退让三尺,保住性命肯定是够用。
但这么做没太大意义。
苏长歌最想的,乃是借此机会,解决之前所思考的那个问题。
如何肃清儒道中的那群害群之马。
而此时,听到回答。
太子差点没气血上涌晕过去。
你将事情搞的这么大,现在居然告诉本宫没有想好该怎么了结此事。
这一刻。
太子想打苏长歌一顿的心都有。
但他还是忍住了,深深的看了一眼苏长歌后,没好气的说道:“不管怎么样,你惹出来的祸,自己把烂摊子收拾掉。”
话音落下。
太子转身离开牢狱。
准备回去将此事禀报给父皇,让大理寺和都察院来接这个烫手山芋。
苏长歌则是在牢房内,找了处干净的地方坐下,抬目望向窗外柏树上的乌鸦,眼神深邃,继续思索着那个问题。
而很快。
随着老皇帝从太子口中得到消息。
并未有过多的犹豫。
就将案子的审理定罪全权交给大理寺,都察院负责监督,自己则不幸卧病在床。
一时之间。
整个天下目光皆汇聚在大理寺身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