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知晓(第 3/4 页)
村里就这么大,高毅江又是大队支书,谁家有点啥事都知道,特别是张新阳这个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事,镇里都很重视,如今张老汉又反对儿子留下,高毅江也在想着怎么劝劝,今天正好借这个机会开口。
“新阳是个好孩子,自己成才后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又放弃城里的优越环境,坚持回乡创业,咱们村里人没人在背后说他傻,就是整个太安大队还有镇上,提起他都竖大拇指,这孩子觉悟高,给咱们农民争脸啊。”
“上次我就和你说过,现在国家也在提倡新农乡建设,这几年别的乡都已经发展起来,咱们乡除了基础建设,其他的还落在后面,新阳回来让我看到希望,在我做支书的有生之年,咱们村也会好起来的。”
张老汉以前听了这些是高兴,可大堂哥让儿子去那边打工,还有高朋举看低儿子这两件事压在一起,动摇了张老汉的初心。
并没有因为高毅江力捧儿子就洋洋自得,反而很清醒地意识到对方这样说也是为了让儿子留下。
他承认高毅江说得都对,现在农村缺乏劳动力,年轻人都去城里了,好在种地都是机械化了,靠出人力的时候也不多,这一点可以忽视。
可做农民终究是让人瞧不起的,就原谅他自私一回,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一生无求,只盼望儿子们都好,因此他没那么高的觉悟。
高毅江又说了很多,张老汉都笑而不答,高毅江看出张二哥铁了心想赶儿子回城里了,他想再说也无益,便住了声,天已经黑了,也没多待,就让儿子道歉,父子俩落寞地回家。
高家父子一走,张家的气氛沉闷起来,张老汉的脸色像掉进冰窟窿里。
张新阳回了里屋,张母坐在炕上,迟迟不见老头子进来,这才上炕去铺被。
张老汉此时并不想回屋睡觉,一个人蹲在院里抽烟,朦胧的月光下,香烟忽明忽暗的火星在跳舞,像天上落到地上的星子,一闪一闪,也像张老汉忽阴忽晴的心情,飘忽不定。他不知道自己要求儿子回城的事是对是错,如果是错了,儿子会恨他一辈子,可是,万一是对了呢,他万一在城里有更大的前程的话,那不是张家的祖坟是冒青烟了。
站在院子里,透过月光,就能看到村外的田地,微风吹过传来“沙沙”声,乡道两旁高大的白杨树在张老汉小时记忆里就有了。
白杨树、稻田、弯弯曲曲的乡道,还有散落在这片大地上的村庄,这些是家乡必不可少元素,缺一样都变了味道。
这是张老汉的根啊,他怎么会不在乎家乡的未来。
他的心沉重起来,儿子真的能重建家乡吗?烟不知何时抽到头,烫到手时,他才回过神来。
收回眺望远处的目光,他双手背在身后回屋。
儿子只是个多念了些书的普通人,怎么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现状呢?村里的年轻人快走光了,他也听说过要撤乡并村的事情,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以后种地靠机械化,儿子搞的那些根本翻不起大浪。
离开张家院子的高家父子,同样也格外沉默,高朋举能感受到父亲心情不好,知趣的不敢出声。
晚上八点多,村里的灯已经熄了一大半,只有几家的灯零星地亮着,将漆黑的夜点缀得温馨起来。
面对劝说思想顽固的张老汉,高毅江又升出力气来,他是大队支书,在村里有“铁嘴”之称,但他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得摆事实讲道理,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些年大大小小的事解决那么多,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还不信摆不平一个张老汉。
谈一次不行,那就谈两次,两次不行就谈十次,总能让他动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