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两个位子(第 1/3 页)
“嗯,有人找你,你晚半个小时走就对了。”杨志刚点头说道,也不再多说什么,直接挂了电话。
“看来高家,这是要把曾毅和高静给扯开了啊!”放下电话的杨志刚笑了笑。
“这高景盛也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这个曾毅,我看也很不错。”副厂长侯文志坐在一旁笑道。
“咳,人家家里的事情,咱们管那么多干什么?”杨志刚笑了笑。“这个销售一科科长的人选,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这个正要跟你汇报一下呢。”侯文志见他问工作,也就不说曾毅感情的事情了,接过了杨志刚递过来的一支烟点燃,脑子里做了一下语言组织。
“财务科和肖重林那边,把销售科所有人的业务成绩都统计了一下,”侯文志便汇报道。
“从今年以前来说,肯定是一科的那些老同志业务量大,毕竟以前属于计划经济,都是走指标的。”侯文志又笑道。
“以后计划经济将不复存在,靠指标的销售成绩做不得数!”杨志刚直接挥手。
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往商品经济转型,以后便是市场经济,买东西不再靠指标了,老百姓想买啥就买啥,那就得靠业务员的能力。
“从曾毅他们进厂那时候开始算起!”杨志刚直接下了命令。
“那要这么说起来的话,可就立竿见影了。”侯文志笑了笑,“祖学民因为业务积累量大,所以他三个月的业绩是最多的,有五万,其次是曾毅,三个月下来,做了一万六的销售量,赵仑比他差一点,做了一万二。”
“老侯,你觉着让曾毅来当这个科长怎么样?”杨志刚脸色陷入沉思。
“祖学民的销售量最多,如果说以成绩来的话,恐怕不服众!”侯文志摇头。
“祖学民的业务多,是因为他积累量大,你想想看,祖学民四十多了,做了十几年业务了,三个月做五万。”杨志刚伸出手指头在桌面上点了点。
“你得想想曾毅和赵仑两个小伙子,才进厂多久?三个月啊!三个月时间,一个一万六,一个一万二,如果说他们像祖学民这样做了十好几年,他们能为厂子创造多少效益?”杨志刚语重心长地说道。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